先考慮最極端的情況: 一個人一生下來, 沒有五官, 因而無法接受任何外界及自身的刺激. 這樣的一個人能否思考? 這種狀況太不切實了吧! 討論這樣的一個人能否思考, 與討論一支筆, 一滴水或一輛車能否思考無異. 結論必然是—無從判斷.
那就只能考慮比較一般的例子. 除工作和讀書, 日常生活總是圍繞一知半解的事進行. 不論怎樣混噩, 當中有思考也好, 沒有思考也好, 大家都還活得好好地. 不構成甚麼問題, 亦非作者的興趣. 因此讓我們再收窄範圍.
沒有專門知識, 能否思考特定的題目? 答案當然是可以的. 問題本不來就沒有一般專門之分. 將專業的問題翻譯成日常語言, 讓外行人思考, 當然可行. 連這一點也不同意的話, 不但是否定了教育的可能, 更根本地否定了產生知識的可能 (喜歡這樣想亦無不可, 不過以下不會從這方面想). 畢竟學問的先驅全都是由不懂至最後理清頭緒的. 因此, 問題其實在於"在沒有專門知識的情況下, 人們會怎樣想, 又想到了些甚麼?"
大概人人都有"因為不懂, 所以無法作任何判斷"的痛苦經驗吧. 個人毫無根據地相信, 這種情況在理科特別常見. 不少問題, 因缺少資料或需要的數學, 甚至連大科學家只能坦白承認自己不懂. 特別是到了現代科學出現"不合常理"的結果時, 慣用的常識, 直覺或思路也不管用, 光靠這些, 自然無能為力. 並不是說常識, 直覺或思路全不可靠, 而是說不能假定它們在任何情況 (包括時間, 空間尺度, 問題的性質等)都行得通. 相信大家都對外行人因濫用常識而發明的神奇科學理論都不陌生. 因此便不多說了.
在 物理研究中, 思想實驗是非常有效的工具. 但即使嚴格的物理定律設下種種限制, 仍會有"無從判斷"的情況. 在給予靈感和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的角度看, 思想實驗非常有用; 但從驗證理論方面看, 思想實驗遜於電腦模擬, 更不用說作為終極測試的實驗與觀測.
從"理科"入手實在太過份了吧. 但作為"最嚴謹, 最清晰"的科學, 尚無法完全透過純思想得到結論, 更不用提那些只有定性分析的學問了.
要說只靠思想實驗就能發現所有知識, 個人覺得完全不可能. 頂多能解決一些極為簡單的問題. 思想實驗, 說穿了就是人肉電腦模擬. 一種"作弊"的說法是, 要設立一個良好的模擬, 本身已需要足夠的知識. 雖有道理, 但這樣說必不能讓人信服. 因此以下會簡單說說思想實驗本身的缺憾.
思想實驗的缺憾, 簡單來說就是電腦模擬的缺憾, 加上人腦的缺憾. 電腦模擬的缺憾包括: 零, 預設條件有局限; 一, 未必知道所有變數; 二, 未必能處理所有變數; 三, 未必知道各個變數的比重, 因此連"近似"的計算也做不到, 等等 (想知道詳情, 可看有關模擬氣象或經濟的書). 人腦的缺憾比較簡單, 也比較嚴重. 主要在於無法誠實地進行推演. 不是說思考必然受個人偏見影響, 而是說層層推論要完全只根據預設規則進行, 絕不容易. 這就是思想實驗遜於電腦模擬的原因.
真實發生的事例, 比起想像中的事例, 何者在現實世界中較為可靠, 自不待言. 不重視既有的知識, 根本就是與自己作對. 以"解釋過去, 預測未來"要求一個理論的話, 沒有實例支持則完全站不住腳. 但絕不是說思想實驗不重要. 重點是要明白, 只能單向地將實況簡化成模型, 決無直接將模型當成事實的全部之理. 留意思想實驗帶來的啟發而不沉迷於思想實驗的結論, 以至以偏蓋全.
也針對個人的問題說幾句. 坦白說, 個人的想像力太差, 無法創作很多思想實驗, 更沒有能誠實進行思想實驗的自信. 這是必須練習的. 但沉迷於學習既有的知識, 順便作為思考的參考, 也不奇怪吧.
甚至說上述這些也全都是廢話. 想知道在真正嚴酷的理性規則下思考不認識的問題有多無助, 隨便找一種不熟悉的deterministic的棋類 (例: 圍棋, 象棋, 黑白棋等), 跟一個高手下下即可. 再解釋也是多餘.
2009-10-29
2009-10-22
魔鬼詩篇
不用說當然是慕名而找來看的, 否則根本不會知道Salman Rushdie這個作者. 即使知道, 也不會有興趣看以在英國成為二等公民的印度人為背景的故事. 本書因江湖通緝令而誤打誤撞成為對抗原教旨主義及捍衛言論自由的旗幟, 更實際的說是讓西方傳媒免費為本書賣廣告, 吸引包括本人在內無數貪慕新奇刺激的讀者, 想必連作者也始料不及吧.
翻開書頁便可知, 本書絕非嘩眾取寵. 在一個光怪陸離, 連天使與魔鬼也迷失方向的城市當中, 透露作者對自身體會的反省. 雖然作者似乎也明白作品會為他帶來的危險.
很慚愧因時間關係又看了中譯。記得當初拿起英文版,每一頁都有十個生字,根本不可能讀得順利,也沒辦法。
p.s. 有興趣看本書的話, 應首先簡略知道回教如何誕生.
2009-10-17
論對談
認真談話的議事規則為何, 其實大家心中都有個譜, 不外是訴諸演譯和歸納/證據. 由於大家都清楚明白何謂演譯, 歸納, 及證據, 因此以此界定議事規則, 比嚴格為理性這個不被嚴格使用的詞彙下定義為優.
演譯, 歸納及/或證據都不容易. 有所缺漏是很自然的. 把話說出來的時候, 或多或少都會知道說的話並不完備. 因此而不敢說的人實在太多. 在此介紹一種折衷辦法. 數學基本上就是由無數定理(theorem)組成. 一個陳述之能成為定理, 必須經過重重演譯. 但數學家有時會因種種原因未經推論而想出某種結論. 但後人仍會認真看待這些"猜想"(conjecture)而嘗試補回證明, 甚至在"假設某某猜想正確"的基礎上發展其他理論. 按此類比, 雖然力求盡善盡美是應有的態度, 但不完整的想法亦非一文不值. 如因時間或興趣不足而省下找論據或推論, 也不妨先把念頭或破碎的推理記下來, 或許能夠得到一些啟迪. 這也是寫"亂說甚麼甚麼", 稍為縱容自己對一知半解的事大放厥詞的原因.
說到底, 重點還是在於經常對自己的想法有所保留而避免言之鑿鑿. 看似不可靠, 其實是放了自己一馬.
至於對話雙方是否平等, 其實不難看出. 知道有人的學力在己之上而有"求教"的心根本不是問題. 重點是絕不能因兩人的差距而失去批判的態度. 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卻是, 能夠讓他人把話說完, 也是一種相當稀有的素質.
演譯, 歸納及/或證據都不容易. 有所缺漏是很自然的. 把話說出來的時候, 或多或少都會知道說的話並不完備. 因此而不敢說的人實在太多. 在此介紹一種折衷辦法. 數學基本上就是由無數定理(theorem)組成. 一個陳述之能成為定理, 必須經過重重演譯. 但數學家有時會因種種原因未經推論而想出某種結論. 但後人仍會認真看待這些"猜想"(conjecture)而嘗試補回證明, 甚至在"假設某某猜想正確"的基礎上發展其他理論. 按此類比, 雖然力求盡善盡美是應有的態度, 但不完整的想法亦非一文不值. 如因時間或興趣不足而省下找論據或推論, 也不妨先把念頭或破碎的推理記下來, 或許能夠得到一些啟迪. 這也是寫"亂說甚麼甚麼", 稍為縱容自己對一知半解的事大放厥詞的原因.
說到底, 重點還是在於經常對自己的想法有所保留而避免言之鑿鑿. 看似不可靠, 其實是放了自己一馬.
至於對話雙方是否平等, 其實不難看出. 知道有人的學力在己之上而有"求教"的心根本不是問題. 重點是絕不能因兩人的差距而失去批判的態度. 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卻是, 能夠讓他人把話說完, 也是一種相當稀有的素質.
2009-10-13
亂說化學
個人對化學主要的興趣在於分子模型的圖像. 一種種形狀各異的分子, 不論是畫在紙上, 還是能看到三維結構, 都不失為漂亮的圖形. 有點可惜的是, 無法花時間學懂這些了. 中學最後的幾個月, 稍為學了點organic synthesis, 對這種如下棋般環環相扣的"algorithm"頗感興趣. 但最後亦不了了之. Year 1倒在Inorganic chemistry下之後, 亦沒有再看名為"化學"的書.
感覺上不少物理系的同學對化學都沒甚麼好感, 確實是一件怪事. 一個想當然的答案是, 物理系的同學實在太討厭死記資料(資料而已, 聲稱沒有硬背過算式或算法大概都在騙人), 無法忍受週期表, 分子結構, 反應過程, 測試結果等無窮無盡的資料. 明明是一門與物理關係密切的學問, 沒興趣還算了, 但不認識卻不太健康. 當然, 這不是重點, 以下從略.
過度簡化之下, 從物理的角度看,
Schrödinger equation = 物質[所有微觀(原子 + 分子) + 大部份巨觀]結構 + 所有化學反應
熱力學/統計力學 = 反應速率 + polymer + 溶劑特性
電磁學 = 溶劑特性 + "雜質"在溶劑中的行為
經典力學 = 少部份巨觀物質結構 + 其他 (例: optical isomer)
眾所週知, 即使在電腦的協助下, 這些理論上的"解決所有問題"沒有一個能完全實現. 而每次都從First Principle推導結果在任何一個學科都是不切實際的事. 由此看來, 所謂死記硬背的分別, 不過是程度上的分別. 物理人記住了計算的方法; 化學人記住了特例的結果. 唔. 看來也不是甚麼不可原諒的事.
感覺上物理與化學最大的分別是, 物理企圖找出最普遍的法則而化學專門研究特例. 物理法則怎樣追求"放諸四海皆準"是不用說的了. 化學的特例又怎麼說呢? 最明顯的當然是"水化學"和"碳化學"獨大的情況. 雖說研究的"潮流"經常改變, 但以水或碳為基礎的研究根本不可能會減退. 至於生物世界繁多的反應就更不用說了. 可能正是因為被研究的反應和份子實在太多, 因此在諾貝爾化學獎中, 實驗技術獲獎的比重較物理獎為高.
(此段離題) 從某種意義上看, 化學比物理新. 此話怎說? 整個大學一, 二年級的物理課程中, 除了虛晃一下近代的固態理論和粒子物理外, 其餘的學問都有過百年歷史. 但高中程度的化學, 除了重覆一大堆十九世紀已完成的實驗外, 那些甚麼acid-base, Redox reaction的歷史都不過數十年. 雖說這不過是因為近代有關物質組成的研究才讓我們了解這些反應的機制, 較新是理所當然的. 無論如何, 兩門學問的性質相異, 這些討論也沒甚麼意義.
至於自己動手的實驗方面, 只能慚愧地說, 沒有甚麼有趣的作為. 隨著熟識的師弟逐一畢業, 以後該不會再有在實驗室胡作非為的機會了.
每次拿起一本厚厚的化學書, 打開, 很快便會頭昏眼花. 自是沒有基礎之故. 但還有一些不錯的科普書(這本, 這本和這本), 介紹近年化學的發展.
感覺上不少物理系的同學對化學都沒甚麼好感, 確實是一件怪事. 一個想當然的答案是, 物理系的同學實在太討厭死記資料(資料而已, 聲稱沒有硬背過算式或算法大概都在騙人), 無法忍受週期表, 分子結構, 反應過程, 測試結果等無窮無盡的資料. 明明是一門與物理關係密切的學問, 沒興趣還算了, 但不認識卻不太健康. 當然, 這不是重點, 以下從略.
過度簡化之下, 從物理的角度看,
化學 = Schrödinger equation + 熱力學/統計力學 + 電磁學 + 經典力學
其中, 理論上Schrödinger equation = 物質[所有微觀(原子 + 分子) + 大部份巨觀]結構 + 所有化學反應
熱力學/統計力學 = 反應速率 + polymer + 溶劑特性
電磁學 = 溶劑特性 + "雜質"在溶劑中的行為
經典力學 = 少部份巨觀物質結構 + 其他 (例: optical isomer)
眾所週知, 即使在電腦的協助下, 這些理論上的"解決所有問題"沒有一個能完全實現. 而每次都從First Principle推導結果在任何一個學科都是不切實際的事. 由此看來, 所謂死記硬背的分別, 不過是程度上的分別. 物理人記住了計算的方法; 化學人記住了特例的結果. 唔. 看來也不是甚麼不可原諒的事.
感覺上物理與化學最大的分別是, 物理企圖找出最普遍的法則而化學專門研究特例. 物理法則怎樣追求"放諸四海皆準"是不用說的了. 化學的特例又怎麼說呢? 最明顯的當然是"水化學"和"碳化學"獨大的情況. 雖說研究的"潮流"經常改變, 但以水或碳為基礎的研究根本不可能會減退. 至於生物世界繁多的反應就更不用說了. 可能正是因為被研究的反應和份子實在太多, 因此在諾貝爾化學獎中, 實驗技術獲獎的比重較物理獎為高.
(此段離題) 從某種意義上看, 化學比物理新. 此話怎說? 整個大學一, 二年級的物理課程中, 除了虛晃一下近代的固態理論和粒子物理外, 其餘的學問都有過百年歷史. 但高中程度的化學, 除了重覆一大堆十九世紀已完成的實驗外, 那些甚麼acid-base, Redox reaction的歷史都不過數十年. 雖說這不過是因為近代有關物質組成的研究才讓我們了解這些反應的機制, 較新是理所當然的. 無論如何, 兩門學問的性質相異, 這些討論也沒甚麼意義.
至於自己動手的實驗方面, 只能慚愧地說, 沒有甚麼有趣的作為. 隨著熟識的師弟逐一畢業, 以後該不會再有在實驗室胡作非為的機會了.
每次拿起一本厚厚的化學書, 打開, 很快便會頭昏眼花. 自是沒有基礎之故. 但還有一些不錯的科普書(這本, 這本和這本), 介紹近年化學的發展.
2009-10-04
續-寫下來
暑假的三個月, 寫文章前所未有的勤力. 有些日子每天不經思索就產生一千多字, 未寫完也不准睡覺; 有些日子整日都花在文章上; 有些日子, 一高興便填上一兩句然後放下; 當然, 更多的是偷懶的日子.
畢竟, 作為百無一用的書生, 寫早已懂得的事, 寫裝懂的事, 寫毫無概念的事, 寫能夠發揮效用的文字, 寫過於理想的空談, 說穿了也不過是想為自己留下一點痕跡.
一向都容許自己花很多時間作文. 寫一篇文章所需的知識是不滅的, 不是我的知識, 就是能輕易找到的知識. 但寫作的興致是轉瞬即逝的, 因此不可以擇日再寫, 而總會強逼自己在一個晚上把文章完成. 但實行起來, 就越覺得不可行. 以往的解決方法是, 每當有想寫的題目而沒時間動筆, 便在blog中作隱藏條目, 像在討論串留名般作一記錄, 以後有空才補寫. 這種做法實在天真. 想出題目是很容易的, 之後快樂地寫下每段要點亦不用太多時間. 但要將重點一一理清可真的要花不少時間. 特別是在沒有所需的知識時, 要另外找資料, 看明白才可繼續; 又或是 高估自己的能力, 想令文章無所不包的時候就麻煩了. 顯然, 要在一個晚上完成這兩件事都不可能. 更嚴重的問題是, 耗費無窮的時間會輕易讓寫作的興致溜走.
要解決這些問題, 其中一個方法是遠離電腦. 遠離電腦, 亦即遠離Google和Wiki. 這樣寫下來的東西可能沒那麼穩固, 全面, 但勝在快捷. 也因沒有了標準答案的監視而得到胡言亂語的藉口. 遠離電腦, 改用紙筆的另一個好處是寫的過程比較暢順. 自己打字速度太慢, 因而心走在字之前; 用寫的卻可追上心的速度, 因此能夠寫出打字時不敢寫出來的沒有根據的話.
現在的做法是平行處理兩至三篇文章, 每篇由寫下題目至完成需時十五分鐘至超過三星期不等. 這樣寫會比較輕鬆. 其中一篇遇上困難, 就先寫另一篇吧. 甚至平行處理每篇文章的各個段落. 容許自己慢慢完成, 因而減少文章夭折, 亦不會被忽然想到的題目打亂進度. 但在平行處理的政策下, 必須改變一貫因『興之所至』而寫作的態度, 而要每天對文章的篇幅和內容作大大小小的修改.
本來有『每日只寫兩小時, 每星期兩篇』的計畫, 可惜仍未能下定決心實踐. 進行『有紀律』的寫作並非因為想成為作家, 更不是裝出作家的樣子, 而不過是想令寫作在生活中變得更重要, 同時亦更好地抓緊日常的遊思妄想.
因為日常生活中沒有寫作的習慣, 寫書面語要花點時間是無法避免的. 了解到這一點, 最近盡量避免寫口語, 並減少點列而將之整理為段落. 說真的, 文章在展示資料和思路方面的效率不高, 但習慣也好, 偏見也好, 不將文字包裝成文章也好像不能見人, 正如不將大堆文章包裝成書就無法登大雅之堂. 因此這些寫作也算是練習的一部分 這是不是寫『文章』的唯一理由呢? 一時間也說不準.
為甚麼會喜歡寫? 有感而發, 不得不寫的時候自不待言. 記事作為紀錄或供日後懷緬也是理所當然. 但就個人而言, 明顯地更多時候是寫個人對事物的理解. 這樣做是因為寫作跟胡思亂想和討論不同. 後兩者都是即時, 快速, 容易離題, 較少引用參考, 亦不可能有完整的記錄. 寫作則剛好相反. 坐在熒光幕前, 或是隨身帶備紙筆, 想寫多久, 找多少資料, 如何展開題目, 完全聽憑自己的意願. 因此胡思亂想和討論就像飛行, 可以看得很多很遠, 但看不清楚; 寫作則腳踏實地, 緩慢卻能夠細味每一個細節.
對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有甚麼要求? 詳細, 清楚, 準確. 期望與現實有多大差距, 讀者應該心裡有數, 無須多言. 雖然個人聲稱內容就是文章的一切, 但文字作為內容的載體, 總不能太過馬虎. 因此為了解何謂『好的中文』亦作了一些努力, 但因過於離題, 按不下表. 暫時的結論是, 根本沒有這一回事. 因此尚可以繼續容忍『文筆中至中下, 略欠組織, 全文過於繁覆, 硬要在一篇文章內寫多於一篇文章的內容, 讀起來讓人不耐煩』的文風.
既然說出了對自己的要求, 可想而知, 個人儘量避免寫與『詳細, 清楚, 準確』相反的文章. 但我看到的是, 在經『一般』渠道看到的文章當中, 不詳細的, 很多; 不清楚的, 較少; 不準確的, 最多. 個人討厭任何人自高身價. 但我實在無法認同這些『寫作』, 自然亦會儘量避免寫這樣的東西. 之所以這樣, 不是硬要為文章分甚麼高下, 而是出於對理性的強烈愛好, 才無法容忍這些文字.
要追究為甚麼會有極多不詳細, 不清楚, 不準確的文章. 自知自己寫作, 多少也不太清楚, 因此不談. 至於不詳細及不準確跟習慣有關. 字數太多本來就會令人望而生厭, 因此為了令文章有人看, 自然要限制篇幅而犧牲詳細及準確. 對問題過份簡化, 解答更是一句起兩句止, 然後自我感覺良好. 讀後回應, 亦是一句起兩句止, 加上沒有仔細閱讀和思考後的扭曲, 之後沒完沒了的罵戰開始. 大眾對文字和思考的耐性, 僅此而已. 沒錯, 我是在說大眾把文字看作消耗品, 沒用過就棄掉. 這也沒有甚麼不妥. 但若連作者也將自己的文章看作消耗品, 到頭來受害的是自己. 不是說要為文章留下甚麼長久的意義 (因為本來就沒有), 而是至少要保持個人對『好文』的眼光.
即使不介意大眾不把文字當作一回事, 你可能會想, 該會有認真的人閱讀. 可惜會拿起文章來讀的人本來就少. 其中會認真閱讀的人, 亦即懂得尊重文字的人更少. 這些人當中, 自以為學力與文章的作者相約, 因而同樣不會認真看待這些文章的人不在少數. 在這麼嚴苛的篩選之下, 最後真正會看一篇文章的人只有小貓三兩隻. 試問其中又有誰會接受了文章的思想呢?
想到這裡, 便能明白一己的文章影響力之微. 因此能夠放棄『文宣』方面的考量, 只寫自己想寫的東西. 雖然用時不少, 並不過於輕鬆愉快, 有時甚至不會太舒服, 但僅作自娛亦相當理想. 不是在說有志難申甚麼的, 純是看清了現況罷.
2009-10-01
紅色少女日記 (國慶特稿)
有關本書
本書的原材料為作者1966至1970年的日記, 在數十年後在她收拾書櫃的時候『出土』, 經整理及專家考證, 點評後成書. 在這段文革進行得如火如涂的時間, 作者仍是中學生, 身處遠離政治中心的東北鄉郊. 這些日記以第一人稱記述作者在其中的經歷及思考. 對於認識文革, 這些真實的記錄遠比當時亂七八糟的官方公告, 或事後的文過飾非更為有用. 更重要的是, 光是知道政府高層的決策或內部問題, 對理解任何歷史都不足夠. 因此能有民間個人的記錄, 實是非常珍貴. 而附加的專家考證, 證明日記中每一次引用的政府公告, 活動, 文件都確實存在. 說明本書內容的確真實, 並非虛構.
有點可惜的是, 日記沒有寫個人最感興趣的『如夢初醒』一段, 即文革狂潮衰落, 最後一切回復『正常』的那段時間. 之所以感興趣, 是因為對個人來說, 文革的催眠固然不可思議, 但人們能夠醒覺, 亦同樣不可解. 如有關於這段時間的記錄, 則可為後世留下一帖良藥, 在類似情況再次發生的時候, 能夠發揮作用. 當然, 沒有寫的部份就是沒有寫, 因此而降低對本書的評價當然不合理.
真正感到可惜的是, 本書的點評(另有專人撰寫)立場偏頗. 評者隱惡揚善, 處處指向文革好的一面, 而對其破壞隻字不提, 有誤導之嫌.
借題發揮
1) 有關洗腦
看文革的記錄, 必會令人想起1984的情節. 但與之不同的是, 1984的黨控制了一切, 但文革時的中國一片混亂, 人人難分『敵我』, 報章, 官員的立場天天改變, 更多人混水摸魚, 趁火打劫. 不過無論如何, 文革都是最接近1984的真實案例. 『毛澤東信仰』將全國洗腦, 其瘋狂程度遠超納粹德國及蘇共. 與之相比, 甚麼日本軍國主義簡值是小兒科.
毛澤東最聰明的一點, 是利用了滿腔熱血的年輕人作為鬧事的主要工具. 十多歲的年輕人, 對父母, 老師, 及其他一切長輩看不順眼, 是再自然不過的. 現在有了從天而降的號召, 平時想做而不敢或未能下定決心去做的事一下子變成了必須做的事, 做起來自然加倍賣力. (可否將拜毛主席看成追星的一種?) 再說, 年輕人的頭腦可塑性極高. 對他們來說, 『文革式』的邏輯和用語不過是一套陌生的語言, 而非甚麼遠離常識的怪物. 一開始並不會抗拒, 而要學懂亦不會花太多時間. 以『文革式』的邏輯和用語說話, 不到一天便足以把人逼瘋, 更何況一下子就是十年. 可想而知當時的成年人陷入怎樣的困境. 文革邏輯令兩代人完全無法溝通. 一方成為毛主席的好孩子, 另一方不是被逼適應, 就是被鬥倒. 這大概是主事者也始料不及的事吧.
要將一套語言變成日常生活用語當然很不容易. 毛澤東一人自然做不了這麼多. 怎樣才能維持呢? 祂的爪牙確實切想週到. 例如:
連數學教科書也寫成這個樣子! 記得看過一本圍棋書的序言, 第一句劈頭便是: 『自剷除四人幫以來, 我國圍棋得到長足的發展...』. 每天看這樣的東西, 能夠不被洗腦才怪. 可幸當年電視機和收音機仍是稀有物品, 不然洗腦效果將會更強.
現在, 文革完結多時, 這種政治無孔不入的現象仍未完全消失. 特別在網上, 對異己動輒上綱上線更是家常便飯. 但若要說這亦是文革的流毒, 恐怕又掉進上綱上線的陷阱了. 畢竟在不需為言論負責的環境 (例: 有像黨一樣強大的後台, 或網上), 要耍無賴實在是輕而易舉.
在『紅色少女日記中』, 處處見到『形勢大好』的形容. 毛主席總是在帶領我們跟階級敵人作戰. 但明明階級敵人早已被消滅, 又何來作戰? 文革最怪異的地方, 就是在打一場沒發生的仗而人人也覺得自己正在作戰, 與1984中的『三分鐘仇恨環節』異曲同工. 但這種技倆決不是法西斯的專利. 這種時刻以激烈活動刺激情緒, 提升士氣的手法並不罕有.
2) 個人崇拜
無疑, 個人崇拜是文革的主調, 但並不是中共獨有的, 更不是在文革才出現的. 那首著名的 『東方紅』, 在抗戰時期已改成讚美毛澤東的歌詞. 國民黨人在稱呼蔣介石時以『領袖』稱之, 並同時立正 , 與納粹的“Heil Hitler”異曲同工. 甚至連軍閥閻錫山, 也設立了像基督教儀式的反省加宣誓效忠週會. 歸根究底, 大概是因為在他們心目中, 元首就必然是皇帝的樣子.
文革時期, 每天下班, 人們都會唱『東方紅』及『國際歌』. 唱完『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後就是『從來就沒有甚麼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但即使有人覺得可笑, 自然也沒有說出來的膽子.
我們在可以如此分析, 對這般宗教狂熱大加嘲諷. 甚至在當下較為安全的社會, 獨排眾議, 特立獨行的人總不自覺會產生有某種虛榮感. 但當四方八面無一例外都是敵人, 加上生命會受威脅的時候, 但設身處地, 又有誰能獨善其身? 又有誰能自保? 又有誰在獨善其身之餘仍足以自保?
3) 夢醒時份
剛才也提到對大夢初醒的階段很感興趣, 可惜日記中沒有包括這一段. 之後在『中國知青史』(怎麼最近總在看這麼紅的書)看到有關論述. 書中指出, 部份到窮鄉僻壤工作的學生, 因農村的落後和窮困而開始懷疑黨的政策和主張. 更重要的轉捩點是林彪之死. 黨無法給過去天天祝林副主席身體健康的人民一個能夠自圓其說的交代. 人民開始有被騙了的感覺. 但這兩點都不過是黨因錯誤政策而自招惡果. 以後應該找找人民自己醒過來的部份, 才能找到我所希望的『良藥』.
4) 文革的『善』
文革其間, 人人在毛主席的教導下嚴守法紀, 因公忘私, 互助友愛. 真美好!
5) 追究責任
文革的元兇到底是整個共產黨還是毛澤東一人? 這很難說. 個人傾向覺得問題主要出在毛澤東一人. 無疑, 共產黨給予領導人專權的機會, 黨先於國的概念更是大有問題. 但重點還是在於毛澤東『家天下』的想法, 把共產黨甚至整個國家看作個人私有產業, 才導至以後的奪權及無止境的個人崇拜. 有種說法(出自War on Top of the World)指第三世界國家初期的政客, 因為沒受過太多教育(例: 中小學教師或行醫出身), 對治國沒有甚麼概念, 而一心只想要奪權, 根本不知道奪權後要如何善後. 可能就是類似情況.
6) 六七暴動
(這段算是離題, 只作解答個人的疑問)
一般都會把六七暴動理解為在港『嚮應文革』的愛國運動. 個人毫無根據地覺得這只是愛國運動, 與共產主義, 甚至毛澤東毫無關係. 亦與文革的內容無關. 因為六七暴動, 以及之後的火紅年代的主題基本上圍繞對抗殖民政府, 認中關社, 中文合法化, 維護領土完整(珍寶島, 釣魚台)等. 似乎沒有甚麼意識形態, 階級鬥爭的內容. 即使有, 也只是在校園內談談. 更不用說毛澤東的個人崇拜了.
7) 中共的發跡
平心而論, 如果無產階級革命真的是最後的鬥爭, 經此一役便可建立和樂安詳, 人人平等的社會, 邁向大同, 倒也確有拼命的理由. 同樣道理, 如果世上真的只有一位神, 順祂者生逆祂者亡, 你會不信神嗎? 你即使信神, 仍不保證能進天堂享用七十個美女, 而現在有人告訴你, 若因聖戰而死則可直接上天堂, 那麼戰死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嗎? 根本就是完全相同的句式. 由此可見共產黨的宗教成份, 以及當中的欺詐.
你可能會問, 現在共匪未滅, 還談甚麼『不再』受騙, 不是不切實際嗎? 非也. 故勿論今後會否再出現基督或敵基督之類的救世主, 更切身的是不要再被共匪所惑. 人真的能以史為鑑嗎? 大概不會. 柏楊說, 資治通鑑為所有帝皇必讀, 毛澤東據聞看過十七遍. 但當中人人都因眼前之利而失去冷靜, 無法向歷史學習. 也許這是對的. 二十世紀因國難而成功上位的例子當然首推軸心國的兩位. 而上位後變面的自然是共產黨的兩位. 有人說這些人有特別的魅力令人著魔, 可能有點道理. 但到了和平穩定富足的年代, 仍有利用花言巧語得勢的昏君, 甚至在眾人了解其無能之後仍讓他連任的例子. 由此可以看出人群的簡單.
現在, 我們有史為鑑, 受過的教育比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多, 但同樣有電腦, 手機, 電視這些極度有效的洗腦工具. 更重要的是缺乏對欺詐的警覺, 以及喜歡過份簡化而非將事情理清頭緒的心. 不改變這種情況, 上當也不是甚麼奇怪的事.
8) 離題
即使離題也要順帶一題, 五四運動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搖籃, 受到無數不白之冤. 一, 當然是中共對五四運動大加抽水, 只提及當中涉及民族及愛國情緒的一面; 二, 是反共人士因五四運動培育了共產黨而輕易將之全盤否定. 不看清這兩種偏頗的立場, 是無法全面理解五四的. 一直也想看一本較詳細的五四史, 補充這方面的認識, 但可能要排期到明年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