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2

Life is easy, and life is tough

Recently there are much more discussions on "working" among friends. Of course it is natural as everyone are now in work or are graduates-to-be.

As a thoughtful person, you may now have a clear mind what you are doing. But the next moment you begin considering whether you should/can do it well, or even question on the meaning on all the efforts you've made. Then you lost interest on it and fail to do anything constructive for quite a long time.

Then someone who is really smart may come and ask you to find a better place, then you will have a easier life. But thoughtful people are people who are not smart enough to consider efficiency. Then you would simply find such comment insulting. To those people, being stubborn does deteoriate both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life. But giving up is nothing better, or maybe worse.

As a hardworking person, you have a complete set of targets. You would finish every task one by one, with all your effort, without thinking.

I would call such kind of person simple-minded, though such a mind may lead to a easier life. I find it intolerable to have my life dominated by any particular thing, no matter how attractive it seems to be. At least I have to say, I think it is undesirable to work with extreme concentration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Partly because I find too many things interesting; partly because I don't want to be brainwashed.

You may love your work, but never have yourselves overwhelmed by your work. You need something interesting enough to work on, but when you find your work exciting and rewarding, be careful. It would be extremely dangerous when you start to define your lives (or yourself, at worst) with your job.

Don't believe it! Then you can enjoy TVB soap, flash games and internet forums happily.

One has to feel good, while never stop reinspecting himself.

So, actually you are not fucked by your job or position. You are simply fucking yourself.

Keep warm, instead of being over heated.

Life is easy, but life is tough.

2009-12-20

亂說中國哲學及其他

"權變"二字可以完全解釋我的道德準則. 個人亦不相信生活能夠得到數學性的答案. 因此對道德哲學沒有丁點興趣也不是甚麼奇怪的事.

沒 興趣歸沒興趣, 如果因為認識不夠而沒興趣可真冤枉. 想著這些無聊事, 終究還是花了點時間在道德哲學的課上(GPA當代政治哲學, PHI中國哲學史一). 結論: 維持原判. 政治甚麼的就不再多說了. 本來打算亂說一點對中國哲學史及中國哲學(先秦)的觀感, 最後還是忍不住說了其他話題.

哲學史的課有不少時間花在名詞解讀上, 並參照其他古人今人的理解, 看那一種比較符合本義. 說真的, 個人覺得這些討論並不重要. 每一種思想, 固然有其發生歷程. 但當這種思想被說出來, 被記錄下來之時, 便成為一獨立個體, 能脫離其歷史文化背景而影響不相干的後世. 解讀文獻不過是產生思想的過程. 因此個人認為, 拿起文獻, 不論忠於原著與否, 甚至不論能否自圓其說, 以合意的方式解讀即可, 亦不會令因此而產生的想法貶值 (話雖如此, 但個人對"作者已死"的想法仍感到不太舒服). 反正哲學與有組織宗教不同, 胡亂解讀經典在現世不會受人的懲罰, 死後亦不用受神的懲罰.

另一個問題更為根本. 個人對"哲學地", "文學地"閱讀文獻很有保留. "哲學", "文學"本來就是近代的玩意. 古人不分文史哲, 當然無法想像後人這樣讀書. 將這樣讀書就像沒有了讀書的感覺. 特別是"莊子", 拿來當作說給小孩聽的故事比當作哲學文字實在合適太多了 (事實上, 某人十二三歲時拿起一本與故事書無異的莊子, 好像明白了甚麼. 從這裡到往後輕飄飄的生活, 便是一條直路).

要說中國哲學以道德哲學為主, 應該沒有甚麼人反對吧. 極度簡化地說, 就是談人應該做甚麼, 怎樣才能達到, 以及這樣做的原因是甚麼; 進而應如何治國. 只有極少部份涉及宇宙觀及知識論問題.

儒家將治道講作個人私德的延伸; , 法亦將天下繫於一人身上. 中國的政治哲學, 大抵到此為止. 甚至到了現代仍有極多人抱這種想法, 當政者做了一兩件微小的好事就感激流涕, 一切劣積均可拋諸腦後. 實是愚不可及.

批評孔孟的古人在學理上或許沒有勝過孔孟, 其批評在現實上卻是顯然易見的. 以禮作仁義的表現, 最後人人都強裝做出了禮的條目而無仁義. 推己及人, 由親及疏, 結果是更大的自私. 這些都是發生過, 並仍在發生的事. 單從這方面看, 已知這些東西根本行不通.

有 朋友說, 讀論語孟子, 令人不得不質疑那些狗官憤青到底是否中國人. 聽到這種說法, 一時間太過激動地為偉大祖國辯護而忘記了重點. 事後再想, 這種說法可能又是受中化毒害的結果. "與青年談中國文化"一文, 極盡能事讚揚"中國人"的優秀面, 將現實與理想中的中國人混為一談, 誤導讀者. 生於現代, 若在受過兩千年的教訓後仍執迷於理想面而裝作看不到一塌糊塗的歷史, 則太過可笑.

說到一塌糊塗的歷史, 平心而論又不可完全歸咎於某種思想. 畢竟歷史從來都一塌糊塗. 但也應追究儒家為何能夠維持統治地位至今. 當然我是不知道的. 亂想了片刻, "科舉"二字跑了出來. 考試拿第一可以升官發財. 既然如此, 考試考些甚麼, 便讀甚麼吧, 怎會有學其他東西的閒情? 學生向來就是這個樣子 (也比不知為何而努力讀書強多了). 這樣, 當中國作為世上最多人懂得讀書識字的國家時, 卻在知識, 技術方面停滯不前, 確實可笑.

至此已經離題萬丈, 拜託把文章完結好吧! 倒沒有甚麼結論可言. 哲學說到底是價值判斷的遊戲. 只不過很對不起, 要談道德價值倒不如多讀點歷史, 不要再沉迷於不合理不切實際的空想.

2009-12-09

怕難

文字的欺騙性很高
此話怎說?
任何人一打開真槍實彈的科學課本都會立即打消閱讀的念頭, 這種殺氣來自數式
但滿是文字的書一點都不嚇人
總會有人認為, 既然認得書中所有的字, 在有限的時間內, 多厚的書應該都能讀懂
但也不排除只讀懂全書的字的可能
這就是所謂文字的欺騙性

對文史哲有興趣的人, 早晚都會遇上這些陷阱
此時便會有人自認為程度不夠, 自絕於這些怪獸之外
與這些恐懼巨著的人相較, 個人還是覺得不自量力的人比較可取
雖然一本書讀不完, 個人感覺也不會太好
把書打開, 然後莫名奇妙地放棄的事, 也不止一次

但只想著按步就班, 事半功倍, 不是辦法
因為本來就沒有甚麼步驟
而難度, 亦不過是印象中的難度

就以文學為例
作家, 導演不會遷就任何人
絕少有"給初學者"的作品
你以為武俠或科幻小說是初階, 應該先看, 可就大錯特錯
習慣了劇情片, 要離開可不容易

因此早晚也得踏出第一步
硬著頭皮去把他看完, 再找下一本
有一天幸運找到談得來的作者, 門便開啟了
迎面而來的, 是作者的友人, 作者的友人的友人, 和作者的友人的敵人

一本三百頁的小說, 一小時十頁, 看完了看不明白, 大不了就當作浪費了三十小時吧
電影更簡單, 兩小時三小時, 根本不算是甚麼
怎樣也比玩flash game做功課來得有意義
日積月累, 觀感會有所改變亦不足為奇
只在乎你有多想去把他們看懂

到頭來, 還是勤有功?
至少, 我們還是應該慶幸, 世上沒有太多不勤而有功的人

2009-12-08

In this optimized world

One or two years before, I believed that every process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s optimized.
What does it mean? It means the strategies, varies from trading, marketing, politics and diplomacy, are formulat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 cost being minimized, while positive effect maximized, with absolute rationality. Maybe some people find such a believe ridiculous. But for those who assume political and commercial leaders are ideally rational and selfish, such a conclusion is obvious.

Recently I am not so sure. For the numerical world, i.e. the business sector, optimization has already been a profession, in which a great variety of problems can be reformulated and solved in standard ways. And it is almost no doubt that my previous description on optimizing business has already been a goal for all big business. However, politicians cannot share the success of rational optimization in business sector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ce in the mechanisms of pricing.

In the political world (either external or internal affairs), there is no rules in pricing (at least in this stage). Maybe one day political considerations can be done with mathematical precision, but such a day is still far far away. In this stage, a leader with absolute rationality is still rare. Though I don't like to view everything in historical or cultural sense, it is still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how much a society can shape individuals' minds. The seeds of irrationality are then introduced.

However, in any sense it is impossible to price according any moral value, unless everyone in the world is brainwashed. It is because the self restrictions a moral entity set to himself simply means surrender. Though the blind public always has moral sentiment, great politicians can rephrase the power consideration by moral argument, without any emotional involvement. Then the public will be willing to die for you.

Goodbye John Rawls. Let's greet Mr. Machiavelli.

2009-12-07


亂解EVA, 下場之慘大概與亂解可蘭經相若. 更重要的是, 自作多情地將個人觀點強加在作品之上並無限放大根本沒有意義 (單憑這句話已足以招至殺身之禍). 因此只胡說一下細微末節.

只 從第一印象看, 本片不過不失吧. 唯出現太多"可以完結"的點, 讓人不耐煩. 畫公仔畫出腸嘛, 其實又不太離譜, 不過個人覺得可以再收斂一點. 至於重做十多年前的題材, 難免畫蛇添足, 要加插些迎合現時觀眾口味的元素, 不喜歡也沒辦法. 至於預告嘛, 就是爛, 無須多言.

劇 場版將原本十數集的超人怪獸劇情大大濃縮, 而加以發揮真正重點, 較為有力. 但沒有前期的醞釀, 難以令人感受後發而至的衝擊. 這是劇場版必然的限制, 因此亦更顯得電視版無法取代. (但出自同一導演手筆的其他片集亦有此蛇頭虎尾的現象, 問題出在個人身上亦不足為奇.)

據 聞當年電視版因經費不足而走樣 (說真的, 個人覺得所謂走樣的三集一點也不賴). 現在有足夠資本, 導演希望能真正完成當年的構思, 或再加發揮, 有其道理. 撇開這個漂亮的想法, 不得不提的一點, 當然是以EVA作為如此受歡迎的作品來說, 拍成甚麼樣子也會有大量死忠去看. 看完即使極不滿意也仍會光顧週邊商品. 至於對十多年前的落後電腦特技無動於衷, 加上不耐無盡的洗腦片段的一般觀眾, 華麗並有速度感的劇場有一定的吸引力. 如此穩賺不賠的生意, 也沒有不做的理由.

因新劇場版而接觸EVA的人, 大概只有少數會回去看原來的版本. 這不是優劣對比的選擇, 問題只出在科技. 對此不得不感到可惜. 更不用提只有極少人能夠欣賞的真正的結局. 因為熱血不是EVA要說的話. 如能從中感受緩慢的孤獨迷惘看到一點光亮, 則不管怎麼說也錯不了的.

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 可真是樂觀.

忽然覺得秀明拍的電影比動畫好了.

2009-11-30

讀書人

1)
"
多讀書長知識"
"
多看書文筆就好"
對對對對對對對你說得一點也沒錯
不過對愛書如命的人來說, 這些說法還是太剌耳
說看書跟知識可以沒關系聽起來有點怪, 但又有多少人會從電視節目學到甚麼?

事忙而無暇閱讀? 別說笑吧.
至少寫這句話的人曾仔細考慮應否為爭取多一點時間閱讀而轉系或乾脆quit U

2)
所謂認真地閱讀可是要命的作業
大江健三郎聲稱會為一個題目收集足夠多的書, 然後用兩三年看完
雖然遠遠無法做到這種程度, 但看一本書的時候忽然想到了甚麼, 發覺需要另一本書來幫忙, 也不是甚麼稀奇的事

3)
作為極端崇尚科技的人, 不能不相信physical的書本作為知識的載具終有一日會被ebook淘汰
但一般網頁因各種原因則永遠無法取代ebook
"可看"的書的門檻可以說是造成某種"不民主"的情況, 但也一定程度確保了書的質素
至少會有幾個公認的名牌如各大_______ University Press, S p _ _ n _ _ r 或某些作者

4)
圖書館不是用來看書的
不妨慢慢走進每個熟悉與不熟悉的書架, 掃視每本書的書名
你會一下子找到許多新的興趣, 然後想也不想便把他帶走
也會看到熟悉的"範疇"中的暗角. 怎麼這樣的題目也能寫一吋厚的書?
或許你不能從中得到實在的知識, 卻看到更多的路口, 每一條路都聞所未聞, 更不用說其終點了
更有趣的是, 試從書名估計全書的內容, 然後再看目錄和序
這個遊戲考驗個人的"眼光"--->即個人對該書的題目的認識, 想像力, 對文字的把握, 以及. . .
得不到這些, 至少也能稍為了解別人正在做些甚麼無聊事

小說中古典的圖書館或舊書店往往是
甚至有因過於沉迷學習而成為妖怪, 從此不老不死又不必吃喝睡覺, 只躲在圖書館看書的人物
不能不說是幸福的結局

5)
還未真正習慣random抽書來讀
random
指的, 是隨機抽書來看
特別是小說及不熟悉的題目的書
只要對書名稍感興趣, 便完全不翻看內頁就借走, 確實會有意外收鑊
似乎意外得太過份了
比只按興趣逐步向前更有效率, 甚至勝過如star hopping般看wiki

6)
既然是有關讀書的文章, 自然不得不提被讀的書
介紹三本為極度喜愛書本的人而作的小說, 彷似作者對書本的告白
"
如果在冬夜, 一個旅人" "華氏451" "過於喧囂的孤獨"

7)
幾年前看到有"鼓勵學生閱讀"的計劃
其中, 幾百個小學生"承諾"在暑假看數十本書
可惜. 不僅僅在於必定一無所獲, 重點是當中灌輸一種非常狹隘的閱讀態度
不過也沒所謂了, 反正不少人都只會把書看作消耗品, 而他們看的書, 大都只有被消耗品的價值

2009-11-29

蘇聯帝國與衰史

本書講述蘇聯對外擴張的歷史, 涵蓋自十月革命後收復帝俄領土, 將東歐收為附庸, 向亞非及拉丁美洲輸出革命, 最後崩潰約八十年的時間.

從西方觀點寫蘇聯的書, 可按其立場粗略分成鷹鴿兩極. 鷹派將蘇聯描寫成嗜血的惡魔, 對自家的人民兇狠殘暴之餘, 亦以其無比狡猾的手段在世界各地興風作浪. 鴿派則認為蘇聯遠較想像中溫和, 這種說法誇張失實, 不過是美國政客用以擴軍, 限制國內人民自由, 及恐嚇西歐國家以增加影響力的宣傳手法. 1()11(鴿)將敘事立場評級, 本書資料性的段落約為5, 算是中肯.但由作者批評卡特為"軟弱", 否定美國的反越戰輿論, 及最後暗示應如戰後取締法西斯黨派般將共產黨列為非法組織可知, 作者本人的立場約為12.

要說共產黨為甚麼能夠權傾一時, 可看看勞思光"歷史之懲罰". 至於為何最後分崩離析, 除兵不利(軍備競賽)戰不善外(阿富汗), 亦不能忽略蘇聯本身地大加上多民族, 文化而難以團結的限制.

也談談輸出革命和衛星國家. 以中國歷史為例, 衛星國家就像依附春秋五霸的小國, 或是臣服於中原的西域國家, 在政治, 軍事及經濟上依賴大國. 任一個國家, 一但有了相當的規模, 都必會在各方面影響鄰國, 甚至能夠左右鄰國的政治. 因此蘇聯在東歐, 亞非及拉丁美洲收o靚並非甚麼新奇的現象. 日本建立大東亞共榮圈, 戰後美國建立北約, 在日本, 南韓, 沙地亞拉伯駐軍, 同樣是收o. 天下烏鴉一樣黑.

至於輸出革命則更有意思. 派臥底到敵國策反官員及人民, 或進行暗殺及破壞, 是自古即有的戰術. 到了20世紀, CIA (美國中情局) KGB (蘇聯國安局) 有系統地以此作為擴張勢力的工具, 將這種戰術發揮到極致. 當中的分別不過是CIA懂得變通, 不論其利用的黨派政見如何, 聽命的便會支持. 看到這點, 便不難明白為何自由的美國在別國會支持獨裁者而推翻民選領袖. 相較之下KGB則難辦得多, 只能支持共產黨團.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 與潛而默化的文化侵略不同, 輸出革命毫無民主成份. 說穿了就是將自家屬意的政治強加於他國人民身上. 到了今天, 提起這句話, 只會讓人想起美國而非蘇聯. 天下烏鴉一樣黑.

兩相比較之下, 個人仍會覺得一個至少內部自由的霸主比完全專制的霸主為好. 以身處香港的人來說, 了解這一點格外重要. 當中國強大到一個地步, 能夠再次完全無視我們相信的價值時, 身在其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內, 可不是甚麼快樂的事. 中國威脅論不是憑空想像, 不是拿來相信或支持的. 因為回看歷史可知, 這是必定會發生的事. 光是作為制衡這一點, 已能讓我們無法太過痛狠美帝.

p.s.
不想過份借題發揮, 但末段仍是不得不說的. 因為我們面對的是未來, 而非過去.

平衡一下, 想看資本主義陣營的罪行, 可看這本這本.

Revolution and Evolution (20091129)

人人都會不斷改變, 有小變, 大變. 作為人的總體, 社會亦因種種原因不斷改變, 這是極度緩慢的過程. 總有人喜歡將歷史時代分為劇變和一成不變兩種, 但嚴格上, 這不過是大變小變的分別. 何謂大變, 何謂小變, 何時開始, 何時完結, 都因人而異. 以下的討論, 為方便起見, "現況"看左一個"結果".

作為劇變, 革命不過是整個Project的一環而非全部. 革命透過極端手段清除舊世界的"無組織力量", 是極重要的一步. 但身處革命時代的人, 多少仍停留在舊世界的思考模式, 在政治方面仿效舊世界的權力架構. 因此, 奪權的目的達到了, 但未帶來真正的改變. 可以說, 革命能夠破舊, 但往往不能立新. (詳情請參閱"興趣與危機", 金觀濤, 劉青峰著)

觀乎西方歷史, 文藝復興時期重新發現的古代知識開始挑戰宗教權威; 宗教改革否定教會對真理的專利; 到了啟蒙時代開始直接否定宗教和王權以致推翻王權; 直至1960年代的性解放正式推倒舊有的道德價值. 但即便如此, 基督教仍未死亡. 時至今日, 新教仍經常對世上唯一強權發揮極大的影響力, 對世界各地造成極大的悲劇. 由此可見"徹底"改變是如何困難.

反 過來看中國歷史. 家天下的皇帝確實被推翻了. 孔家店也被批鬥了. 但中國人的頭腦沒有進化. 革命黨人因孫中山的個人魅力而組成; 蔣氏再將國民黨視為一家的產業; 陳姓律師上台後, 自然不能免俗. 至於大海的對岸, 毛主席宣佈中國人站起來的一刻, 中國人再次跪下來了, 不提也罷. 要大統一領袖因暴政受審, 根本就是笑話. 撇開政治不談, 傳統那套陳腐的階級, 道德價值, 甚麼長幼有序, 尊師重道, 仍然充斥在大眾媒介, 更不用說如家庭, 學校等權力機構了. 人只會為權威著想, 一切反對都應被譴責. 更糟的是, 壓逼是隨個人成長而能夠傳授的. 當子女成為父母, 當下屬成為上司, 相同的過程只會不斷地重覆.

個人的改變, 當然比社會的改變簡單. 而基於種種原因, 多數人也不喜歡成為異類. 當權力在自己手中的時候, 更希望everything is under control. 我的朋友當中, 有極度大男人的, 也有權威主義的 (真嚴重的指控. 在說誰呢?). 聽著他們的言論, 個人不感憤怒, 而是心寒. 因為由此便切實看到這些"落後"的思想如何陰魂不散. 這是外界造成的惰性. 個人相信, 大部份人在35歲之後, 在權力架構中有一定高度的時候, 都難以避免因過份代入角色而成為壓逼他人的一份子. 這則是個人自然而生的惰性.

說了這麼久, 甚麼西方歷史中國歷史以至人的惰性, 不過是要說明, 改變社會是極難且須時極久的過程. 特別是中國社會, 只在起步階段. 亦即表示, 在可見的將來, 孔子仍能繼續誤人子弟, 將奴隸道德灌輸一代代中國人. 唯一的希望是當有知識的人口達到一定程度, 可能會造成一股股"改變"的潮流, 並將此新風流傳下去.

也 談談個人自以為能做些甚麼. 個人心目中理想的傳教, 執著於嚴格清晰的定義, 推論, 證據, 最後令人心悅誠服. 個人討厭over simplification, 討厭虛假的宣傳手法, 更討厭被逼支持自己不完全同意的立場. 因此我永遠不會加入任何"立場團體". 手段上, 立場上的潔癖, 意味著完全的孤立. 這是我這類人無力之處. 迂不可耐, 沒錯. 完全做不出成績, 更沒錯. 但這是唯一一種我能接受的傳教方式. 或許你可以用聰明的推銷手法或極大的武力去影響他人, 甚至令他人的行為合符你的期望. 但這些不是真正的改變, 至少不是我理想中的改變. 他人確是做出你希望的行為, 卻沒有經過自己思考. 這些強調人的非理性面的做法, 不過是重覆社會一再犯的錯誤, 並再阻礙理性的普及. 短視, 無益. 說這些, 至少解釋了我的文章為甚麼要寫成這個樣子.

因為理性本身不受歡迎, 加上現實上的種種困難, 要社會上大部份人在重大問題上都以理性作準則, 基本上不可能. 但不走出第一步, 則更不會有達成願望的一日. 這是抱有"目標"的人的想法. 但如果相信歷史一再重演, 則有兩種可能的想法. , 是在身處的這個週期中做自己能做的改變; , 是看透這一切都是徒勞, 獨善其身即可.

最後要談談理性之夢達成後的更遙遠的未來. 從古到今, 有無數人提出"最善"的社會制度. 個人認為, 這些爭論最大的難題在於, 太多人將社會問題視為數學問題, 可以一勞永逸地找出放諸四海皆準的法則. 這種想法卻是大錯特錯. 或許有一時三刻的救世主, 卻從來不會有萬世師表. 即使人類社會真的有最高效率運作方式 (個人憑淺薄的game theory知識相信確有這些模式), 亦因為人的思想會不斷改變而只會是一時間最佳的方式. 個人毫無根據地相信, 單一價值不必要地限制人的可能性. 即使不會造成宗教狂熱或暴政, 至少也會令人停滯不前. 多好的制度, 經過很長的時間, 都免不了變成吃人的禮教或擁腫的官僚架構. 作為一種生物, 人只有保持多變才能應付各種變化, 因而長久地存活下去.

總 的來說, 社會無論如何都會不斷改變, 只不過其步伐及方向往往不能盡如人意. 有人不想改變, 說穿了不過是維持既得利益; 同理, 希望改變, 不過是為了奪權. 但雙方總會披上道德的外衣, 以合法性和合理性等宣傳技倆作掩飾. 改變是極不容易.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個人願望無法在有生之年達成也不足為奇. 更何況人往往會因個人的善變, 善忘而背離本心; 昔日奪權的人最終被趕下去或自動退場, 則更是平常. 但這一切的總和, 卻造就了今天的自由和表面的自由. 單就這一點, 作為正在乘涼, 或被樹壓住的後人, 又該做些甚麼? 或問, 為甚麼要做些甚麼?

2009-11-11

書蟲, 書架 (20091111)

書架

個人向來極度喜歡分類和製作令自我感覺良好的戰績, 但大學已有個人的Library Record, 因此沒有刻意記錄看過的書的必要, 大不了寫點簡單的讀後感. 還是經友人介紹一個方便的網站, 才進去玩玩.

書架上放的是這幾年來看過的書中比較有意思的一批. 不記得內容而有意思的, 如為數不少的科普書, 不記也罷. 記得內容而沒甚麼意思的, 如大部份武俠小說, 也不記也罷.

在 放書上架的過程中, 稍為回想當初如何進入現在的閱讀模式. 入了一批三島由紀夫後才想到, 看在"飲水思源"這句話的份上, 便按次序先找更早以前的Isaac Asimov, Arthur Clarke, 然後才回到川端康成, 村上春樹, 帕慕克等. 奇怪的是, 這個次序無因果關系. 個人並不是通過科幻或武俠進入所謂的"文學". 據我所知, 喜愛科幻或武俠而無法離開的人不在少數. 因此有時會覺得, 看了這麼多科幻和武俠而能夠"轉章"是幸運中的幸運. 不得不提的是, 因曾經沉迷武俠小說而練就的兩項一生受用的能力為了完成每日至少一套小說的進度而逼出來的閱讀速度及看書以至忘了睡覺而開始顛倒日夜的生活.

要 說之所以能進入文學和哲學是拜科普書所賜, 是否太奇怪了一點呢? 又要從看科普書說起. 中一拿"自私的基因"來看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 重要的是釣到天下文化的"科學人文"系列. 這個系列的書主要為英文翻譯, 介紹科學理論亦不忘著墨於做科學的人和事, 及科學家對各種問題的思考 ("時間簡史"的結語為較著名的例子). 就在這裡, 踏出了文, 哲的第一步. 這個系列現在大不如前確是可惜, 但有道是過河拆橋, 無須理會. 之後從看得一頭霧水到看到一點道理, 以及開始隨機抽書來看, 已是一條直路.

至於書種的分類, 由於這是個人的書架, 因此不須用書店或圖書館慣用的分類法, 更不會強要將一本書歸入一類而令人無法全面了解該書. 以下簡單介紹一下個人所用的分類.

"學門"的分類: 科學, 歷史, 政治, 建築, 碁等. 太簡單了, 無須多言. 個人認為, 看人怎樣將書本在這裡分門別類, 最能反映那人如何看"知識"這回事.

按文體/敘事的分類
傳記/記錄 -- 包括自傳, 為他人作傳, 口述歷史, 新聞調查等從個人視角出發的記事. 按該書的著重點再作區分. 例如, 不少科學家的傳記重點介紹他的理論, 他的研究生涯; 另有些傳記, 著力描寫主角身處的時代背景, 生活方式等. 因此便要在"傳記/記錄"這個大類之下再加標籤, 以顯示其重點.
文宣 -- 造勢不是政治或宗教的專利. 就連科學家, 也要為自己喜愛卻無實驗基礎的理論賣廣告. 不信的話請看"The Elegant Universe 優雅的宇宙".

按程度/對象的分類
思想/議論 -- 這個條目本來是因為不想用"哲學"一詞才出現的. 不過, 不管"哲學"一詞有效與否, 至少從一般意義上, "哲學思考"始終只屬"思考"的一小部份. 這麼看來, 純以"思想"為題, 又不至於太過空泛了. 歸入此類的書有兩種. 一種是"試抒己見級", 不客氣的說, 就是Blog化的書 (若你覺得這樣說會招來殺身之禍, 請多看高質素的Blog). 另一種是"解釋別人怎樣想"的書.
論著 -- 據說, "非理工科"學科的學者來說, 寫書比出paper重要得多. 這類書的特點在於, 書中有系統, 有條理地說出作者個人獨創的理論. 從這方面看, 又與列入思想/議論的書又有了微妙的區別. 比如說, 勞師光在其"中國哲學史"中詳細解釋其自創的基源問題研究法, 並確實以此法分析不同的哲學流派. 有個人的理論, 亦有他人的思想, 因此同時列入這兩個類別.
普及讀物 -- 介紹科學新知的普及讀物 (科普書吧)大家看得多. 但事實上, 有介紹歷史的普及讀物, 有哲學普及讀物, 甚至有為"無神論""科學精神"傳教的普及讀物. 不然, 只開"科普"一項即可.
Hard Science --
尤其指明刀明槍的計算和數據, 當中不少為教科書.
"
嚮導" -- 為甚麼要將旅遊書分作一類呢? 旅遊書的內容, 可能與地理, 建築, 歷史等有相當的重疊的部份. 但卻是以"遊人"這個主要著重非學術內容的視角出發, 因而有分開處理的需要. 可惜, 一本以嚮導自居的書往往無法成為真正的嚮導, 旅人更不應視之為嚮導, 因此不得不加上引號 (這句相當有意思, 據說上個月某人開了Word document想寫文詳述卻未動筆).

個人實在太喜歡"城市生活"這一題目, 因此特地將以城市為主角的書, 不論是小說, 記事, 城市規劃或是其他甚麼都歸在這一類別.

至於文學這種無人能說清楚的東西(?), 實在太過曖昧, 因此只能聚集所有看起來可以歸入同一類的東西. 除非該書明顯涉及某些題材, 如武俠, 科幻, 政治或包裝成故事的哲學書, 否則不會加入任何解釋.

我又不太感到自己看的書很"". 至少仍有不少沒怎樣接觸過的書種. 但感到與書店的距離越來越遠, 甚至開始不太喜歡"樓上書店". 因此還是繼續追捧死人所作的名著為妙.

2009-11-03

Google Map - Pedestrian Version

對於不知道這是甚麼的朋友, 自然無話可說. 對知道這是甚麼的朋友, 再讚歎這項工程如何偉大也是廢話. 因此就完全不浪費篇幅來介紹了.

有朋友說, 有了這麼厲害的工具, 會否令人旅行的意欲降低? 當然沒有可能. 這東西只會令人更想去旅行. 豈有因為看了優秀的預告而不進戲院的道理? 預告做得越好, 觀眾的期望自然越大. 不然為甚麼旅行社要不停在電視台作旅遊節目, 或是出版專門的集誌?

使用這個工具作城市漫遊的代用品則更不可能. 城市漫遊的各種奇怪技術都必須與"步行"連繫起來才有意義. 更何況一個徹底的城市漫遊不是一天的事, 而是要看過日夜晴雨的變化, 對街道有記憶, 有感覺才算完成.

朋友的另一個疑問是, 去旅行的人大概都不會怎樣用這種功能, 又是甚麼道理?

以 在下這個極度討厭被劇透及因遜於原著的簡化版而先入為主的人來說, 在感興趣的地方使用根本就不合理. 個人的做法是, 不要說如此完整的街景, 甚至連他人拍下的當地照片也不怎麼會看, 因此也想當然地只看旅遊書的標題而非內容. 雖然誰都喜歡"everything being under control"及節省時間, 但從一無所知開始, 透過碰壁來認識一個地方, 感受各種驚喜, 不是更有趣嗎?

對城市漫遊如此重視的在下也會說Google Map不怎麼重要, 更不用說其他不以城市本身作為主角的遊人了.

作為題外話, 也不得不說從Pedestrian Version看的街景然後print screen, 遠勝自己拍的照片. 因此自己的照片在記錄實物方面的重要性已大為降低. 重要的不但是個人獨有的佈局趣向和特別的瞬間, 更在於讓自己記住按下快門時的心情.

已經四個月了. 完全沒有再留意那裡的消息. 一時間心血來潮, 把小人放了進去, 再把路走一次. 因只顧眼前而沒有回頭再看的, 這次看了; 因腳步太快而錯過的, 看到了; 多次走過而不會生厭的, 再看過了. 是很爽沒錯. 對重溫記憶更是理想. 但僅止而已.

2009-10-29

問: 沒有知識, 能否思考?

先考慮最極端的情況: 一個人一生下來, 沒有五官, 因而無法接受任何外界及自身的刺激. 這樣的一個人能否思考? 這種狀況太不切實了吧! 討論這樣的一個人能否思考, 與討論一支筆, 一滴水或一輛車能否思考無異. 結論必然是無從判斷.

那就只能考慮比較一般的例子. 除工作和讀書, 日常生活總是圍繞一知半解的事進行. 不論怎樣混噩, 當中有思考也好, 沒有思考也好, 大家都還活得好好地. 不構成甚麼問題, 亦非作者的興趣. 因此讓我們再收窄範圍.

沒有專門知識, 能否思考特定的題目? 答案當然是可以的. 問題本不來就沒有一般專門之分. 將專業的問題翻譯成日常語言, 讓外行人思考, 當然可行. 連這一點也不同意的話, 不但是否定了教育的可能, 更根本地否定了產生知識的可能 (喜歡這樣想亦無不可, 不過以下不會從這方面想). 畢竟學問的先驅全都是由不懂至最後理清頭緒的. 因此, 問題其實在於"在沒有專門知識的情況下, 人們會怎樣想, 又想到了些甚麼?"

大概人人都有"因為不懂, 所以無法作任何判斷"的痛苦經驗吧. 個人毫無根據地相信, 這種情況在理科特別常見. 不少問題, 因缺少資料或需要的數學, 甚至連大科學家只能坦白承認自己不懂. 特別是到了現代科學出現"不合常理"的結果時, 慣用的常識, 直覺或思路也不管用, 光靠這些, 自然無能為力. 並不是說常識, 直覺或思路全不可靠, 而是說不能假定它們在任何情況 (包括時間, 空間尺度, 問題的性質等)都行得通. 相信大家都對外行人因濫用常識而發明的神奇科學理論都不陌生. 因此便不多說了.

在 物理研究中, 思想實驗是非常有效的工具. 但即使嚴格的物理定律設下種種限制, 仍會有"無從判斷"的情況. 在給予靈感和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的角度看, 思想實驗非常有用; 但從驗證理論方面看, 思想實驗遜於電腦模擬, 更不用說作為終極測試的實驗與觀測.

"理科"入手實在太過份了吧. 但作為"最嚴謹, 最清晰"的科學, 尚無法完全透過純思想得到結論, 更不用提那些只有定性分析的學問了.

要說只靠思想實驗就能發現所有知識, 個人覺得完全不可能. 頂多能解決一些極為簡單的問題. 思想實驗, 說穿了就是人肉電腦模擬. 一種"作弊"的說法是, 要設立一個良好的模擬, 本身已需要足夠的知識. 雖有道理, 但這樣說必不能讓人信服. 因此以下會簡單說說思想實驗本身的缺憾.

思想實驗的缺憾, 簡單來說就是電腦模擬的缺憾, 加上人腦的缺憾. 電腦模擬的缺憾包括: , 預設條件有局限; , 未必知道所有變數; , 未必能處理所有變數; , 未必知道各個變數的比重, 因此連"近似"的計算也做不到, 等等 (想知道詳情, 可看有關模擬氣象或經濟的書). 人腦的缺憾比較簡單, 也比較嚴重. 主要在於無法誠實地進行推演. 不是說思考必然受個人偏見影響, 而是說層層推論要完全只根據預設規則進行, 絕不容易. 這就是思想實驗遜於電腦模擬的原因.

真實發生的事例, 比起想像中的事例, 何者在現實世界中較為可靠, 自不待言. 不重視既有的知識, 根本就是與自己作對. "解釋過去, 預測未來"要求一個理論的話, 沒有實例支持則完全站不住腳. 但絕不是說思想實驗不重要. 重點是要明白, 只能單向地將實況簡化成模型, 決無直接將模型當成事實的全部之理. 留意思想實驗帶來的啟發而不沉迷於思想實驗的結論, 以至以偏蓋全.

也針對個人的問題說幾句. 坦白說, 個人的想像力太差, 無法創作很多思想實驗, 更沒有能誠實進行思想實驗的自信. 這是必須練習的. 但沉迷於學習既有的知識, 順便作為思考的參考, 也不奇怪吧.

甚至說上述這些也全都是廢話. 想知道在真正嚴酷的理性規則下思考不認識的問題有多無助, 隨便找一種不熟悉的deterministic的棋類 (: 圍棋, 象棋, 黑白棋等), 跟一個高手下下即可. 再解釋也是多餘.

2009-10-22

魔鬼詩篇



不用說當然是慕名而找來看的, 否則根本不會知道Salman Rushdie這個作者. 即使知道, 也不會有興趣看以在英國成為二等公民的印度人為背景的故事. 本書因江湖通緝令而誤打誤撞成為對抗原教旨主義及捍衛言論自由的旗幟, 更實際的說是讓西方傳媒免費為本書賣廣告, 吸引包括本人在內無數貪慕新奇刺激的讀者, 想必連作者也始料不及吧.

翻開書頁便可知, 本書絕非嘩眾取寵. 在一個光怪陸離, 連天使與魔鬼也迷失方向的城市當中, 透露作者對自身體會的反省. 雖然作者似乎也明白作品會為他帶來的危險.






很慚愧因時間關係又看了中譯。記得當初拿起英文版,每一頁都有十個生字,根本不可能讀得順利,也沒辦法。


p.s. 有興趣看本書的話, 應首先簡略知道回教如何誕生.

2009-10-17

論對談

認真談話的議事規則為何, 其實大家心中都有個譜, 不外是訴諸演譯和歸納/證據. 由於大家都清楚明白何謂演譯, 歸納, 及證據, 因此以此界定議事規則, 比嚴格為理性這個不被嚴格使用的詞彙下定義為優.

演譯, 歸納及/或證據都不容易. 有所缺漏是很自然的. 把話說出來的時候, 或多或少都會知道說的話並不完備. 因此而不敢說的人實在太多. 在此介紹一種折衷辦法. 數學基本上就是由無數定理(theorem)組成. 一個陳述之能成為定理, 必須經過重重演譯. 但數學家有時會因種種原因未經推論而想出某種結論. 但後人仍會認真看待這些"猜想"(conjecture)而嘗試補回證明, 甚至在"假設某某猜想正確"的基礎上發展其他理論. 按此類比, 雖然力求盡善盡美是應有的態度, 但不完整的想法亦非一文不值. 如因時間或興趣不足而省下找論據或推論, 也不妨先把念頭或破碎的推理記下來, 或許能夠得到一些啟迪. 這也是寫"亂說甚麼甚麼", 稍為縱容自己對一知半解的事大放厥詞的原因.

說到底, 重點還是在於經常對自己的想法有所保留而避免言之鑿鑿. 看似不可靠, 其實是放了自己一馬.

至於對話雙方是否平等, 其實不難看出. 知道有人的學力在己之上而有"求教"的心根本不是問題. 重點是絕不能因兩人的差距而失去批判的態度. 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卻是, 能夠讓他人把話說完, 也是一種相當稀有的素質.

2009-10-13

亂說化學

個人對化學主要的興趣在於分子模型的圖像. 一種種形狀各異的分子, 不論是畫在紙上, 還是能看到三維結構, 都不失為漂亮的圖形. 有點可惜的是, 無法花時間學懂這些了. 中學最後的幾個月, 稍為學了點organic synthesis, 對這種如下棋般環環相扣的"algorithm"頗感興趣. 但最後亦不了了之. Year 1倒在Inorganic chemistry下之後, 亦沒有再看名為"化學"的書.

感覺上不少物理系的同學對化學都沒甚麼好感, 確實是一件怪事. 一個想當然的答案是, 物理系的同學實在太討厭死記資料(資料而已, 聲稱沒有硬背過算式或算法大概都在騙人), 無法忍受週期表, 分子結構, 反應過程, 測試結果等無窮無盡的資料. 明明是一門與物理關係密切的學問, 沒興趣還算了, 但不認識卻不太健康. 當然, 這不是重點, 以下從略.

過度簡化之下, 從物理的角度看,

化學 = Schrödinger equation + 熱力學/統計力學 + 電磁學 + 經典力學
其中, 理論上
       Schrödinger equation =
物質[所有微觀(原子 + 分子) + 大部份巨觀]結構 + 所有化學反應
              
熱力學/統計力學 = 反應速率 + polymer + 溶劑特性
                             
電磁學 = 溶劑特性 + "雜質"在溶劑中的行為
                          
經典力學 = 少部份巨觀物質結構 + 其他 (: optical isomer)

眾所週知, 即使在電腦的協助下, 這些理論上的"解決所有問題"沒有一個能完全實現. 而每次都從First Principle推導結果在任何一個學科都是不切實際的事. 由此看來, 所謂死記硬背的分別, 不過是程度上的分別. 物理人記住了計算的方法; 化學人記住了特例的結果. . 看來也不是甚麼不可原諒的事.

感覺上物理與化學最大的分別是, 物理企圖找出最普遍的法則而化學專門研究特例. 物理法則怎樣追求"放諸四海皆準"是不用說的了. 化學的特例又怎麼說呢? 最明顯的當然是"水化學""碳化學"獨大的情況. 雖說研究的"潮流"經常改變, 但以水或碳為基礎的研究根本不可能會減退. 至於生物世界繁多的反應就更不用說了. 可能正是因為被研究的反應和份子實在太多, 因此在諾貝爾化學獎中, 實驗技術獲獎的比重較物理獎為高.

(
此段離題) 從某種意義上看, 化學比物理新. 此話怎說? 整個大學一, 二年級的物理課程中, 除了虛晃一下近代的固態理論和粒子物理外, 其餘的學問都有過百年歷史. 但高中程度的化學, 除了重覆一大堆十九世紀已完成的實驗外, 那些甚麼acid-base, Redox reaction的歷史都不過數十年. 雖說這不過是因為近代有關物質組成的研究才讓我們了解這些反應的機制, 較新是理所當然的. 無論如何, 兩門學問的性質相異, 這些討論也沒甚麼意義.

至於自己動手的實驗方面, 只能慚愧地說, 沒有甚麼有趣的作為. 隨著熟識的師弟逐一畢業, 以後該不會再有在實驗室胡作非為的機會了.

每次拿起一本厚厚的化學書, 打開, 很快便會頭昏眼花. 自是沒有基礎之故. 但還有一些不錯的科普書(這本, 這本這本), 介紹近年化學的發展.

2009-10-04

續-寫下來

暑假的三個月, 寫文章前所未有的勤力. 有些日子每天不經思索就產生一千多字, 未寫完也不准睡覺; 有些日子整日都花在文章上; 有些日子, 一高興便填上一兩句然後放下; 當然, 更多的是偷懶的日子.

一向都容許自己花很多時間作文. 寫一篇文章所需的知識是不滅的, 不是我的知識, 就是能輕易找到的知識. 但寫作的興致是轉瞬即逝的, 因此不可以擇日再寫, 而總會強逼自己在一個晚上把文章完成. 但實行起來, 就越覺得不可行. 以往的解決方法是, 每當有想寫的題目而沒時間動筆, 便在blog中作隱藏條目, 像在討論串留名般作一記錄, 以後有空才補寫. 這種做法實在天真. 想出題目是很容易的, 之後快樂地寫下每段要點亦不用太多時間. 但要將重點一一理清可真的要花不少時間. 特別是在沒有所需的知識時, 要另外找資料, 看明白才可繼續; 又或是 高估自己的能力, 想令文章無所不包的時候就麻煩了. 顯然, 要在一個晚上完成這兩件事都不可能. 更嚴重的問題是, 耗費無窮的時間會輕易讓寫作的興致溜走.

要解決這些問題, 其中一個方法是遠離電腦. 遠離電腦, 亦即遠離GoogleWiki. 這樣寫下來的東西可能沒那麼穩固, 全面, 但勝在快捷. 也因沒有了標準答案的監視而得到胡言亂語的藉口. 遠離電腦, 改用紙筆的另一個好處是寫的過程比較暢順. 自己打字速度太慢, 因而心走在字之前; 用寫的卻可追上心的速度, 因此能夠寫出打字時不敢寫出來的沒有根據的話.

現在的做法是平行處理兩至三篇文章, 每篇由寫下題目至完成需時十五分鐘至超過三星期不等. 這樣寫會比較輕鬆. 其中一篇遇上困難, 就先寫另一篇吧. 甚至平行處理每篇文章的各個段落. 容許自己慢慢完成, 因而減少文章夭折, 亦不會被忽然想到的題目打亂進度. 但在平行處理的政策下, 必須改變一貫因『興之所至』而寫作的態度, 而要每天對文章的篇幅和內容作大大小小的修改.

本來有『每日只寫兩小時, 每星期兩篇』的計畫, 可惜仍未能下定決心實踐. 進行『有紀律』的寫作並非因為想成為作家, 更不是裝出作家的樣子, 而不過是想令寫作在生活中變得更重要, 同時亦更好地抓緊日常的遊思妄想.

因為日常生活中沒有寫作的習慣, 寫書面語要花點時間是無法避免的. 了解到這一點, 最近盡量避免寫口語, 並減少點列而將之整理為段落. 說真的, 文章在展示資料和思路方面的效率不高, 但習慣也好, 偏見也好, 不將文字包裝成文章也好像不能見人, 正如不將大堆文章包裝成書就無法登大雅之堂. 因此這些寫作也算是練習的一部分 這是不是寫『文章』的唯一理由呢? 一時間也說不準.

為甚麼會喜歡寫? 有感而發, 不得不寫的時候自不待言. 記事作為紀錄或供日後懷緬也是理所當然. 但就個人而言, 明顯地更多時候是寫個人對事物的理解. 這樣做是因為寫作跟胡思亂想和討論不同. 後兩者都是即時, 快速, 容易離題, 較少引用參考, 亦不可能有完整的記錄. 寫作則剛好相反. 坐在熒光幕前, 或是隨身帶備紙筆, 想寫多久, 找多少資料, 如何展開題目, 完全聽憑自己的意願. 因此胡思亂想和討論就像飛行, 可以看得很多很遠, 但看不清楚; 寫作則腳踏實地, 緩慢卻能夠細味每一個細節.

對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有甚麼要求? 詳細, 清楚, 準確. 期望與現實有多大差距, 讀者應該心裡有數, 無須多言. 雖然個人聲稱內容就是文章的一切, 但文字作為內容的載體, 總不能太過馬虎. 因此為了解何謂『好的中文』亦作了一些努力, 但因過於離題, 按不下表. 暫時的結論是, 根本沒有這一回事. 因此尚可以繼續容忍『文筆中至中下, 略欠組織, 全文過於繁覆, 硬要在一篇文章內寫多於一篇文章的內容, 讀起來讓人不耐煩』的文風.

既然說出了對自己的要求, 可想而知, 個人儘量避免寫與『詳細, 清楚, 準確』相反的文章. 但我看到的是, 在經『一般』渠道看到的文章當中, 不詳細的, 很多; 不清楚的, 較少; 不準確的, 最多. 個人討厭任何人自高身價. 但我實在無法認同這些『寫作』, 自然亦會儘量避免寫這樣的東西. 之所以這樣, 不是硬要為文章分甚麼高下, 而是出於對理性的強烈愛好, 才無法容忍這些文字.

要追究為甚麼會有極多不詳細, 不清楚, 不準確的文章. 自知自己寫作, 多少也不太清楚, 因此不談. 至於不詳細及不準確跟習慣有關. 字數太多本來就會令人望而生厭, 因此為了令文章有人看, 自然要限制篇幅而犧牲詳細及準確. 對問題過份簡化, 解答更是一句起兩句止, 然後自我感覺良好. 讀後回應, 亦是一句起兩句止, 加上沒有仔細閱讀和思考後的扭曲, 之後沒完沒了的罵戰開始. 大眾對文字和思考的耐性, 僅此而已. 沒錯, 我是在說大眾把文字看作消耗品, 沒用過就棄掉. 這也沒有甚麼不妥. 但若連作者也將自己的文章看作消耗品, 到頭來受害的是自己. 不是說要為文章留下甚麼長久的意義 (因為本來就沒有), 而是至少要保持個人對『好文』的眼光.

即使不介意大眾不把文字當作一回事, 你可能會想, 該會有認真的人閱讀. 可惜會拿起文章來讀的人本來就少. 其中會認真閱讀的人, 亦即懂得尊重文字的人更少. 這些人當中, 自以為學力與文章的作者相約, 因而同樣不會認真看待這些文章的人不在少數. 在這麼嚴苛的篩選之下, 最後真正會看一篇文章的人只有小貓三兩隻. 試問其中又有誰會接受了文章的思想呢?
想到這裡, 便能明白一己的文章影響力之微. 因此能夠放棄『文宣』方面的考量, 只寫自己想寫的東西. 雖然用時不少, 並不過於輕鬆愉快, 有時甚至不會太舒服, 但僅作自娛亦相當理想. 不是在說有志難申甚麼的, 純是看清了現況罷.

畢竟, 作為百無一用的書生, 寫早已懂得的事, 寫裝懂的事, 寫毫無概念的事, 寫能夠發揮效用的文字, 寫過於理想的空談, 說穿了也不過是想為自己留下一點痕跡.

2009-10-01

紅色少女日記 (國慶特稿)

有關本書
本書的原材料為作者19661970年的日記, 在數十年後在她收拾書櫃的時候『出土』, 經整理及專家考證, 點評後成書. 在這段文革進行得如火如涂的時間, 作者仍是中學生, 身處遠離政治中心的東北鄉郊. 這些日記以第一人稱記述作者在其中的經歷及思考. 對於認識文革, 這些真實的記錄遠比當時亂七八糟的官方公告, 或事後的文過飾非更為有用. 更重要的是, 光是知道政府高層的決策或內部問題, 對理解任何歷史都不足夠. 因此能有民間個人的記錄, 實是非常珍貴. 而附加的專家考證, 證明日記中每一次引用的政府公告, 活動, 文件都確實存在. 說明本書內容的確真實, 並非虛構.

有點可惜的是, 日記沒有寫個人最感興趣的『如夢初醒』一段, 即文革狂潮衰落, 最後一切回復『正常』的那段時間. 之所以感興趣, 是因為對個人來說, 文革的催眠固然不可思議, 但人們能夠醒覺, 亦同樣不可解. 如有關於這段時間的記錄, 則可為後世留下一帖良藥, 在類似情況再次發生的時候, 能夠發揮作用. 當然, 沒有寫的部份就是沒有寫, 因此而降低對本書的評價當然不合理.

真正感到可惜的是, 本書的點評(另有專人撰寫)立場偏頗. 評者隱惡揚善, 處處指向文革好的一面, 而對其破壞隻字不提, 有誤導之嫌.

借題發揮
1) 有關洗腦
看文革的記錄, 必會令人想起1984的情節. 但與之不同的是, 1984的黨控制了一切, 但文革時的中國一片混亂, 人人難分『敵我』, 報章, 官員的立場天天改變, 更多人混水摸魚, 趁火打劫. 不過無論如何, 文革都是最接近1984的真實案例. 『毛澤東信仰』將全國洗腦, 其瘋狂程度遠超納粹德國及蘇共. 與之相比, 甚麼日本軍國主義簡值是小兒科.

毛澤東最聰明的一點, 是利用了滿腔熱血的年輕人作為鬧事的主要工具. 十多歲的年輕人, 對父母, 老師, 及其他一切長輩看不順眼, 是再自然不過的. 現在有了從天而降的號召, 平時想做而不敢或未能下定決心去做的事一下子變成了必須做的事, 做起來自然加倍賣力. (可否將拜毛主席看成追星的一種?) 再說, 年輕人的頭腦可塑性極高. 對他們來說, 『文革式』的邏輯和用語不過是一套陌生的語言, 而非甚麼遠離常識的怪物. 一開始並不會抗拒, 而要學懂亦不會花太多時間. 以『文革式』的邏輯和用語說話, 不到一天便足以把人逼瘋, 更何況一下子就是十年. 可想而知當時的成年人陷入怎樣的困境. 文革邏輯令兩代人完全無法溝通. 一方成為毛主席的好孩子, 另一方不是被逼適應, 就是被鬥倒. 這大概是主事者也始料不及的事吧.

要將一套語言變成日常生活用語當然很不容易. 毛澤東一人自然做不了這麼多. 怎樣才能維持呢? 祂的爪牙確實切想週到. 例如:
   
連數學教科書也寫成這個樣子! 記得看過一本圍棋書的序言, 第一句劈頭便是: 『自剷除四人幫以來, 我國圍棋得到長足的發展.... 每天看這樣的東西, 能夠不被洗腦才怪. 可幸當年電視機和收音機仍是稀有物品, 不然洗腦效果將會更強.

現在, 文革完結多時, 這種政治無孔不入的現象仍未完全消失. 特別在網上, 對異己動輒上綱上線更是家常便飯. 但若要說這亦是文革的流毒, 恐怕又掉進上綱上線的陷阱了. 畢竟在不需為言論負責的環境 (: 有像黨一樣強大的後台, 或網上), 要耍無賴實在是輕而易舉.

在『紅色少女日記中』, 處處見到『形勢大好』的形容. 毛主席總是在帶領我們跟階級敵人作戰. 但明明階級敵人早已被消滅, 又何來作戰? 文革最怪異的地方, 就是在打一場沒發生的仗而人人也覺得自己正在作戰, 1984中的『三分鐘仇恨環節』異曲同工. 但這種技倆決不是法西斯的專利. 這種時刻以激烈活動刺激情緒, 提升士氣的手法並不罕有.

2) 個人崇拜
無疑, 個人崇拜是文革的主調, 但並不是中共獨有的, 更不是在文革才出現的. 那首著名的 『東方紅』, 在抗戰時期已改成讚美毛澤東的歌詞. 國民黨人在稱呼蔣介石時以『領袖』稱之, 並同時立正 , 與納粹的Heil Hitler”異曲同工. 甚至連軍閥閻錫山, 也設立了像基督教儀式的反省加宣誓效忠週會. 歸根究底, 大概是因為在他們心目中, 元首就必然是皇帝的樣子.
文革時期, 每天下班, 人們都會唱『東方紅』及『國際歌』. 唱完『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後就是『從來就沒有甚麼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但即使有人覺得可笑, 自然也沒有說出來的膽子.

我們在可以如此分析, 對這般宗教狂熱大加嘲諷. 甚至在當下較為安全的社會, 獨排眾議, 特立獨行的人總不自覺會產生有某種虛榮感. 但當四方八面無一例外都是敵人, 加上生命會受威脅的時候, 但設身處地, 又有誰能獨善其身? 又有誰能自保? 又有誰在獨善其身之餘仍足以自保

3) 夢醒時份
剛才也提到對大夢初醒的階段很感興趣, 可惜日記中沒有包括這一段. 之後在『中國知青史』(怎麼最近總在看這麼紅的書)看到有關論述. 書中指出, 部份到窮鄉僻壤工作的學生, 因農村的落後和窮困而開始懷疑黨的政策和主張. 更重要的轉捩點是林彪之死. 黨無法給過去天天祝林副主席身體健康的人民一個能夠自圓其說的交代. 人民開始有被騙了的感覺. 但這兩點都不過是黨因錯誤政策而自招惡果. 以後應該找找人民自己醒過來的部份, 才能找到我所希望的『良藥』.

4) 文革的『善』
文革其間, 人人在毛主席的教導下嚴守法紀, 因公忘私, 互助友愛. 真美好!

5) 追究責任
文革的元兇到底是整個共產黨還是毛澤東一人? 這很難說. 個人傾向覺得問題主要出在毛澤東一人. 無疑, 共產黨給予領導人專權的機會, 黨先於國的概念更是大有問題. 但重點還是在於毛澤東『家天下』的想法, 把共產黨甚至整個國家看作個人私有產業, 才導至以後的奪權及無止境的個人崇拜. 有種說法(出自War on Top of the World)指第三世界國家初期的政客, 因為沒受過太多教育(: 中小學教師或行醫出身), 對治國沒有甚麼概念, 而一心只想要奪權, 根本不知道奪權後要如何善後. 可能就是類似情況

6) 六七暴動
(這段算是離題, 只作解答個人的疑問)
一般都會把六七暴動理解為在港『嚮應文革』的愛國運動. 個人毫無根據地覺得這只是愛國運動, 與共產主義, 甚至毛澤東毫無關係. 亦與文革的內容無關. 因為六七暴動, 以及之後的火紅年代的主題基本上圍繞對抗殖民政府, 認中關社, 中文合法化, 維護領土完整(珍寶島, 釣魚台). 似乎沒有甚麼意識形態, 階級鬥爭的內容. 即使有, 也只是在校園內談談. 更不用說毛澤東的個人崇拜了.

7) 中共的發跡
平心而論, 如果無產階級革命真的是最後的鬥爭, 經此一役便可建立和樂安詳, 人人平等的社會, 邁向大同, 倒也確有拼命的理由. 同樣道理, 如果世上真的只有一位神, 順祂者生逆祂者亡, 你會不信神嗎? 你即使信神, 仍不保證能進天堂享用七十個美女, 而現在有人告訴你, 若因聖戰而死則可直接上天堂, 那麼戰死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嗎? 根本就是完全相同的句式. 由此可見共產黨的宗教成份, 以及當中的欺詐.

你可能會問, 現在共匪未滅, 還談甚麼『不再』受騙, 不是不切實際嗎? 非也. 故勿論今後會否再出現基督或敵基督之類的救世主, 更切身的是不要再被共匪所惑. 人真的能以史為鑑嗎? 大概不會. 柏楊說, 資治通鑑為所有帝皇必讀, 毛澤東據聞看過十七遍. 但當中人人都因眼前之利而失去冷靜, 無法向歷史學習. 也許這是對的. 二十世紀因國難而成功上位的例子當然首推軸心國的兩位. 而上位後變面的自然是共產黨的兩位. 有人說這些人有特別的魅力令人著魔, 可能有點道理. 但到了和平穩定富足的年代, 仍有利用花言巧語得勢的昏君, 甚至在眾人了解其無能之後仍讓他連任的例子. 由此可以看出人群的簡單.

現在, 我們有史為鑑, 受過的教育比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多, 但同樣有電腦, 手機, 電視這些極度有效的洗腦工具. 更重要的是缺乏對欺詐的警覺, 以及喜歡過份簡化而非將事情理清頭緒的心. 不改變這種情況, 上當也不是甚麼奇怪的事.

8) 離題
即使離題也要順帶一題, 五四運動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搖籃, 受到無數不白之冤. , 當然是中共對五四運動大加抽水, 只提及當中涉及民族及愛國情緒的一面; , 是反共人士因五四運動培育了共產黨而輕易將之全盤否定. 不看清這兩種偏頗的立場, 是無法全面理解五四的. 一直也想看一本較詳細的五四史, 補充這方面的認識, 但可能要排期到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