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30

讀書人

1)
"
多讀書長知識"
"
多看書文筆就好"
對對對對對對對你說得一點也沒錯
不過對愛書如命的人來說, 這些說法還是太剌耳
說看書跟知識可以沒關系聽起來有點怪, 但又有多少人會從電視節目學到甚麼?

事忙而無暇閱讀? 別說笑吧.
至少寫這句話的人曾仔細考慮應否為爭取多一點時間閱讀而轉系或乾脆quit U

2)
所謂認真地閱讀可是要命的作業
大江健三郎聲稱會為一個題目收集足夠多的書, 然後用兩三年看完
雖然遠遠無法做到這種程度, 但看一本書的時候忽然想到了甚麼, 發覺需要另一本書來幫忙, 也不是甚麼稀奇的事

3)
作為極端崇尚科技的人, 不能不相信physical的書本作為知識的載具終有一日會被ebook淘汰
但一般網頁因各種原因則永遠無法取代ebook
"可看"的書的門檻可以說是造成某種"不民主"的情況, 但也一定程度確保了書的質素
至少會有幾個公認的名牌如各大_______ University Press, S p _ _ n _ _ r 或某些作者

4)
圖書館不是用來看書的
不妨慢慢走進每個熟悉與不熟悉的書架, 掃視每本書的書名
你會一下子找到許多新的興趣, 然後想也不想便把他帶走
也會看到熟悉的"範疇"中的暗角. 怎麼這樣的題目也能寫一吋厚的書?
或許你不能從中得到實在的知識, 卻看到更多的路口, 每一條路都聞所未聞, 更不用說其終點了
更有趣的是, 試從書名估計全書的內容, 然後再看目錄和序
這個遊戲考驗個人的"眼光"--->即個人對該書的題目的認識, 想像力, 對文字的把握, 以及. . .
得不到這些, 至少也能稍為了解別人正在做些甚麼無聊事

小說中古典的圖書館或舊書店往往是
甚至有因過於沉迷學習而成為妖怪, 從此不老不死又不必吃喝睡覺, 只躲在圖書館看書的人物
不能不說是幸福的結局

5)
還未真正習慣random抽書來讀
random
指的, 是隨機抽書來看
特別是小說及不熟悉的題目的書
只要對書名稍感興趣, 便完全不翻看內頁就借走, 確實會有意外收鑊
似乎意外得太過份了
比只按興趣逐步向前更有效率, 甚至勝過如star hopping般看wiki

6)
既然是有關讀書的文章, 自然不得不提被讀的書
介紹三本為極度喜愛書本的人而作的小說, 彷似作者對書本的告白
"
如果在冬夜, 一個旅人" "華氏451" "過於喧囂的孤獨"

7)
幾年前看到有"鼓勵學生閱讀"的計劃
其中, 幾百個小學生"承諾"在暑假看數十本書
可惜. 不僅僅在於必定一無所獲, 重點是當中灌輸一種非常狹隘的閱讀態度
不過也沒所謂了, 反正不少人都只會把書看作消耗品, 而他們看的書, 大都只有被消耗品的價值

2009-11-29

蘇聯帝國與衰史

本書講述蘇聯對外擴張的歷史, 涵蓋自十月革命後收復帝俄領土, 將東歐收為附庸, 向亞非及拉丁美洲輸出革命, 最後崩潰約八十年的時間.

從西方觀點寫蘇聯的書, 可按其立場粗略分成鷹鴿兩極. 鷹派將蘇聯描寫成嗜血的惡魔, 對自家的人民兇狠殘暴之餘, 亦以其無比狡猾的手段在世界各地興風作浪. 鴿派則認為蘇聯遠較想像中溫和, 這種說法誇張失實, 不過是美國政客用以擴軍, 限制國內人民自由, 及恐嚇西歐國家以增加影響力的宣傳手法. 1()11(鴿)將敘事立場評級, 本書資料性的段落約為5, 算是中肯.但由作者批評卡特為"軟弱", 否定美國的反越戰輿論, 及最後暗示應如戰後取締法西斯黨派般將共產黨列為非法組織可知, 作者本人的立場約為12.

要說共產黨為甚麼能夠權傾一時, 可看看勞思光"歷史之懲罰". 至於為何最後分崩離析, 除兵不利(軍備競賽)戰不善外(阿富汗), 亦不能忽略蘇聯本身地大加上多民族, 文化而難以團結的限制.

也談談輸出革命和衛星國家. 以中國歷史為例, 衛星國家就像依附春秋五霸的小國, 或是臣服於中原的西域國家, 在政治, 軍事及經濟上依賴大國. 任一個國家, 一但有了相當的規模, 都必會在各方面影響鄰國, 甚至能夠左右鄰國的政治. 因此蘇聯在東歐, 亞非及拉丁美洲收o靚並非甚麼新奇的現象. 日本建立大東亞共榮圈, 戰後美國建立北約, 在日本, 南韓, 沙地亞拉伯駐軍, 同樣是收o. 天下烏鴉一樣黑.

至於輸出革命則更有意思. 派臥底到敵國策反官員及人民, 或進行暗殺及破壞, 是自古即有的戰術. 到了20世紀, CIA (美國中情局) KGB (蘇聯國安局) 有系統地以此作為擴張勢力的工具, 將這種戰術發揮到極致. 當中的分別不過是CIA懂得變通, 不論其利用的黨派政見如何, 聽命的便會支持. 看到這點, 便不難明白為何自由的美國在別國會支持獨裁者而推翻民選領袖. 相較之下KGB則難辦得多, 只能支持共產黨團.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 與潛而默化的文化侵略不同, 輸出革命毫無民主成份. 說穿了就是將自家屬意的政治強加於他國人民身上. 到了今天, 提起這句話, 只會讓人想起美國而非蘇聯. 天下烏鴉一樣黑.

兩相比較之下, 個人仍會覺得一個至少內部自由的霸主比完全專制的霸主為好. 以身處香港的人來說, 了解這一點格外重要. 當中國強大到一個地步, 能夠再次完全無視我們相信的價值時, 身在其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內, 可不是甚麼快樂的事. 中國威脅論不是憑空想像, 不是拿來相信或支持的. 因為回看歷史可知, 這是必定會發生的事. 光是作為制衡這一點, 已能讓我們無法太過痛狠美帝.

p.s.
不想過份借題發揮, 但末段仍是不得不說的. 因為我們面對的是未來, 而非過去.

平衡一下, 想看資本主義陣營的罪行, 可看這本這本.

Revolution and Evolution (20091129)

人人都會不斷改變, 有小變, 大變. 作為人的總體, 社會亦因種種原因不斷改變, 這是極度緩慢的過程. 總有人喜歡將歷史時代分為劇變和一成不變兩種, 但嚴格上, 這不過是大變小變的分別. 何謂大變, 何謂小變, 何時開始, 何時完結, 都因人而異. 以下的討論, 為方便起見, "現況"看左一個"結果".

作為劇變, 革命不過是整個Project的一環而非全部. 革命透過極端手段清除舊世界的"無組織力量", 是極重要的一步. 但身處革命時代的人, 多少仍停留在舊世界的思考模式, 在政治方面仿效舊世界的權力架構. 因此, 奪權的目的達到了, 但未帶來真正的改變. 可以說, 革命能夠破舊, 但往往不能立新. (詳情請參閱"興趣與危機", 金觀濤, 劉青峰著)

觀乎西方歷史, 文藝復興時期重新發現的古代知識開始挑戰宗教權威; 宗教改革否定教會對真理的專利; 到了啟蒙時代開始直接否定宗教和王權以致推翻王權; 直至1960年代的性解放正式推倒舊有的道德價值. 但即便如此, 基督教仍未死亡. 時至今日, 新教仍經常對世上唯一強權發揮極大的影響力, 對世界各地造成極大的悲劇. 由此可見"徹底"改變是如何困難.

反 過來看中國歷史. 家天下的皇帝確實被推翻了. 孔家店也被批鬥了. 但中國人的頭腦沒有進化. 革命黨人因孫中山的個人魅力而組成; 蔣氏再將國民黨視為一家的產業; 陳姓律師上台後, 自然不能免俗. 至於大海的對岸, 毛主席宣佈中國人站起來的一刻, 中國人再次跪下來了, 不提也罷. 要大統一領袖因暴政受審, 根本就是笑話. 撇開政治不談, 傳統那套陳腐的階級, 道德價值, 甚麼長幼有序, 尊師重道, 仍然充斥在大眾媒介, 更不用說如家庭, 學校等權力機構了. 人只會為權威著想, 一切反對都應被譴責. 更糟的是, 壓逼是隨個人成長而能夠傳授的. 當子女成為父母, 當下屬成為上司, 相同的過程只會不斷地重覆.

個人的改變, 當然比社會的改變簡單. 而基於種種原因, 多數人也不喜歡成為異類. 當權力在自己手中的時候, 更希望everything is under control. 我的朋友當中, 有極度大男人的, 也有權威主義的 (真嚴重的指控. 在說誰呢?). 聽著他們的言論, 個人不感憤怒, 而是心寒. 因為由此便切實看到這些"落後"的思想如何陰魂不散. 這是外界造成的惰性. 個人相信, 大部份人在35歲之後, 在權力架構中有一定高度的時候, 都難以避免因過份代入角色而成為壓逼他人的一份子. 這則是個人自然而生的惰性.

說了這麼久, 甚麼西方歷史中國歷史以至人的惰性, 不過是要說明, 改變社會是極難且須時極久的過程. 特別是中國社會, 只在起步階段. 亦即表示, 在可見的將來, 孔子仍能繼續誤人子弟, 將奴隸道德灌輸一代代中國人. 唯一的希望是當有知識的人口達到一定程度, 可能會造成一股股"改變"的潮流, 並將此新風流傳下去.

也 談談個人自以為能做些甚麼. 個人心目中理想的傳教, 執著於嚴格清晰的定義, 推論, 證據, 最後令人心悅誠服. 個人討厭over simplification, 討厭虛假的宣傳手法, 更討厭被逼支持自己不完全同意的立場. 因此我永遠不會加入任何"立場團體". 手段上, 立場上的潔癖, 意味著完全的孤立. 這是我這類人無力之處. 迂不可耐, 沒錯. 完全做不出成績, 更沒錯. 但這是唯一一種我能接受的傳教方式. 或許你可以用聰明的推銷手法或極大的武力去影響他人, 甚至令他人的行為合符你的期望. 但這些不是真正的改變, 至少不是我理想中的改變. 他人確是做出你希望的行為, 卻沒有經過自己思考. 這些強調人的非理性面的做法, 不過是重覆社會一再犯的錯誤, 並再阻礙理性的普及. 短視, 無益. 說這些, 至少解釋了我的文章為甚麼要寫成這個樣子.

因為理性本身不受歡迎, 加上現實上的種種困難, 要社會上大部份人在重大問題上都以理性作準則, 基本上不可能. 但不走出第一步, 則更不會有達成願望的一日. 這是抱有"目標"的人的想法. 但如果相信歷史一再重演, 則有兩種可能的想法. , 是在身處的這個週期中做自己能做的改變; , 是看透這一切都是徒勞, 獨善其身即可.

最後要談談理性之夢達成後的更遙遠的未來. 從古到今, 有無數人提出"最善"的社會制度. 個人認為, 這些爭論最大的難題在於, 太多人將社會問題視為數學問題, 可以一勞永逸地找出放諸四海皆準的法則. 這種想法卻是大錯特錯. 或許有一時三刻的救世主, 卻從來不會有萬世師表. 即使人類社會真的有最高效率運作方式 (個人憑淺薄的game theory知識相信確有這些模式), 亦因為人的思想會不斷改變而只會是一時間最佳的方式. 個人毫無根據地相信, 單一價值不必要地限制人的可能性. 即使不會造成宗教狂熱或暴政, 至少也會令人停滯不前. 多好的制度, 經過很長的時間, 都免不了變成吃人的禮教或擁腫的官僚架構. 作為一種生物, 人只有保持多變才能應付各種變化, 因而長久地存活下去.

總 的來說, 社會無論如何都會不斷改變, 只不過其步伐及方向往往不能盡如人意. 有人不想改變, 說穿了不過是維持既得利益; 同理, 希望改變, 不過是為了奪權. 但雙方總會披上道德的外衣, 以合法性和合理性等宣傳技倆作掩飾. 改變是極不容易.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個人願望無法在有生之年達成也不足為奇. 更何況人往往會因個人的善變, 善忘而背離本心; 昔日奪權的人最終被趕下去或自動退場, 則更是平常. 但這一切的總和, 卻造就了今天的自由和表面的自由. 單就這一點, 作為正在乘涼, 或被樹壓住的後人, 又該做些甚麼? 或問, 為甚麼要做些甚麼?

2009-11-11

書蟲, 書架 (20091111)

書架

個人向來極度喜歡分類和製作令自我感覺良好的戰績, 但大學已有個人的Library Record, 因此沒有刻意記錄看過的書的必要, 大不了寫點簡單的讀後感. 還是經友人介紹一個方便的網站, 才進去玩玩.

書架上放的是這幾年來看過的書中比較有意思的一批. 不記得內容而有意思的, 如為數不少的科普書, 不記也罷. 記得內容而沒甚麼意思的, 如大部份武俠小說, 也不記也罷.

在 放書上架的過程中, 稍為回想當初如何進入現在的閱讀模式. 入了一批三島由紀夫後才想到, 看在"飲水思源"這句話的份上, 便按次序先找更早以前的Isaac Asimov, Arthur Clarke, 然後才回到川端康成, 村上春樹, 帕慕克等. 奇怪的是, 這個次序無因果關系. 個人並不是通過科幻或武俠進入所謂的"文學". 據我所知, 喜愛科幻或武俠而無法離開的人不在少數. 因此有時會覺得, 看了這麼多科幻和武俠而能夠"轉章"是幸運中的幸運. 不得不提的是, 因曾經沉迷武俠小說而練就的兩項一生受用的能力為了完成每日至少一套小說的進度而逼出來的閱讀速度及看書以至忘了睡覺而開始顛倒日夜的生活.

要 說之所以能進入文學和哲學是拜科普書所賜, 是否太奇怪了一點呢? 又要從看科普書說起. 中一拿"自私的基因"來看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 重要的是釣到天下文化的"科學人文"系列. 這個系列的書主要為英文翻譯, 介紹科學理論亦不忘著墨於做科學的人和事, 及科學家對各種問題的思考 ("時間簡史"的結語為較著名的例子). 就在這裡, 踏出了文, 哲的第一步. 這個系列現在大不如前確是可惜, 但有道是過河拆橋, 無須理會. 之後從看得一頭霧水到看到一點道理, 以及開始隨機抽書來看, 已是一條直路.

至於書種的分類, 由於這是個人的書架, 因此不須用書店或圖書館慣用的分類法, 更不會強要將一本書歸入一類而令人無法全面了解該書. 以下簡單介紹一下個人所用的分類.

"學門"的分類: 科學, 歷史, 政治, 建築, 碁等. 太簡單了, 無須多言. 個人認為, 看人怎樣將書本在這裡分門別類, 最能反映那人如何看"知識"這回事.

按文體/敘事的分類
傳記/記錄 -- 包括自傳, 為他人作傳, 口述歷史, 新聞調查等從個人視角出發的記事. 按該書的著重點再作區分. 例如, 不少科學家的傳記重點介紹他的理論, 他的研究生涯; 另有些傳記, 著力描寫主角身處的時代背景, 生活方式等. 因此便要在"傳記/記錄"這個大類之下再加標籤, 以顯示其重點.
文宣 -- 造勢不是政治或宗教的專利. 就連科學家, 也要為自己喜愛卻無實驗基礎的理論賣廣告. 不信的話請看"The Elegant Universe 優雅的宇宙".

按程度/對象的分類
思想/議論 -- 這個條目本來是因為不想用"哲學"一詞才出現的. 不過, 不管"哲學"一詞有效與否, 至少從一般意義上, "哲學思考"始終只屬"思考"的一小部份. 這麼看來, 純以"思想"為題, 又不至於太過空泛了. 歸入此類的書有兩種. 一種是"試抒己見級", 不客氣的說, 就是Blog化的書 (若你覺得這樣說會招來殺身之禍, 請多看高質素的Blog). 另一種是"解釋別人怎樣想"的書.
論著 -- 據說, "非理工科"學科的學者來說, 寫書比出paper重要得多. 這類書的特點在於, 書中有系統, 有條理地說出作者個人獨創的理論. 從這方面看, 又與列入思想/議論的書又有了微妙的區別. 比如說, 勞師光在其"中國哲學史"中詳細解釋其自創的基源問題研究法, 並確實以此法分析不同的哲學流派. 有個人的理論, 亦有他人的思想, 因此同時列入這兩個類別.
普及讀物 -- 介紹科學新知的普及讀物 (科普書吧)大家看得多. 但事實上, 有介紹歷史的普及讀物, 有哲學普及讀物, 甚至有為"無神論""科學精神"傳教的普及讀物. 不然, 只開"科普"一項即可.
Hard Science --
尤其指明刀明槍的計算和數據, 當中不少為教科書.
"
嚮導" -- 為甚麼要將旅遊書分作一類呢? 旅遊書的內容, 可能與地理, 建築, 歷史等有相當的重疊的部份. 但卻是以"遊人"這個主要著重非學術內容的視角出發, 因而有分開處理的需要. 可惜, 一本以嚮導自居的書往往無法成為真正的嚮導, 旅人更不應視之為嚮導, 因此不得不加上引號 (這句相當有意思, 據說上個月某人開了Word document想寫文詳述卻未動筆).

個人實在太喜歡"城市生活"這一題目, 因此特地將以城市為主角的書, 不論是小說, 記事, 城市規劃或是其他甚麼都歸在這一類別.

至於文學這種無人能說清楚的東西(?), 實在太過曖昧, 因此只能聚集所有看起來可以歸入同一類的東西. 除非該書明顯涉及某些題材, 如武俠, 科幻, 政治或包裝成故事的哲學書, 否則不會加入任何解釋.

我又不太感到自己看的書很"". 至少仍有不少沒怎樣接觸過的書種. 但感到與書店的距離越來越遠, 甚至開始不太喜歡"樓上書店". 因此還是繼續追捧死人所作的名著為妙.

2009-11-03

Google Map - Pedestrian Version

對於不知道這是甚麼的朋友, 自然無話可說. 對知道這是甚麼的朋友, 再讚歎這項工程如何偉大也是廢話. 因此就完全不浪費篇幅來介紹了.

有朋友說, 有了這麼厲害的工具, 會否令人旅行的意欲降低? 當然沒有可能. 這東西只會令人更想去旅行. 豈有因為看了優秀的預告而不進戲院的道理? 預告做得越好, 觀眾的期望自然越大. 不然為甚麼旅行社要不停在電視台作旅遊節目, 或是出版專門的集誌?

使用這個工具作城市漫遊的代用品則更不可能. 城市漫遊的各種奇怪技術都必須與"步行"連繫起來才有意義. 更何況一個徹底的城市漫遊不是一天的事, 而是要看過日夜晴雨的變化, 對街道有記憶, 有感覺才算完成.

朋友的另一個疑問是, 去旅行的人大概都不會怎樣用這種功能, 又是甚麼道理?

以 在下這個極度討厭被劇透及因遜於原著的簡化版而先入為主的人來說, 在感興趣的地方使用根本就不合理. 個人的做法是, 不要說如此完整的街景, 甚至連他人拍下的當地照片也不怎麼會看, 因此也想當然地只看旅遊書的標題而非內容. 雖然誰都喜歡"everything being under control"及節省時間, 但從一無所知開始, 透過碰壁來認識一個地方, 感受各種驚喜, 不是更有趣嗎?

對城市漫遊如此重視的在下也會說Google Map不怎麼重要, 更不用說其他不以城市本身作為主角的遊人了.

作為題外話, 也不得不說從Pedestrian Version看的街景然後print screen, 遠勝自己拍的照片. 因此自己的照片在記錄實物方面的重要性已大為降低. 重要的不但是個人獨有的佈局趣向和特別的瞬間, 更在於讓自己記住按下快門時的心情.

已經四個月了. 完全沒有再留意那裡的消息. 一時間心血來潮, 把小人放了進去, 再把路走一次. 因只顧眼前而沒有回頭再看的, 這次看了; 因腳步太快而錯過的, 看到了; 多次走過而不會生厭的, 再看過了. 是很爽沒錯. 對重溫記憶更是理想. 但僅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