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8

大江健三郎 再見,我的書

作家被自己的作品奴役;評論家被他人的作品奴役。
Stanislaw Lem, A Perfect Vacuum

說這書感人是奇怪的。個人從來無法從大江的小說中理出一點構造,到結尾從不覺得書要完了。但每一篇小說總有那一兩句勾起些不知怎的的感覺。也正因如此,雖然多年來tune台都不成功,還是繼續看下去。

向來都喜歡看作家談自己看過的書。沒有那個作家不是看前人的作品成長;成為作家後閱讀甚至有增無減。大概如大江般集中某個主題閱讀三年的 “research base”作家也不在少數。作為寫出有意思的書的人,談影響生命的書,談閱讀本身(當然同樣有談寫作本身,但與主題無關了),大概有點可看的見解。

其中一種最好玩的讀法,是“psychoanalysis讀。透過一個人寫出來的文字,分析筆者是怎樣的人,大概是很多人的興趣。因為當然不會有結論, 是永遠談不完的話題,所以更好。但不能被分析的人太多。因絕頂聰明而純粹靠技術成為大師的人(首推卡爾維諾,無須多言);刻意將個人意見抹去的人亦是無法 分析的對象。就算是以心理描寫上位,並言行一致的人,也不能從作品中看到全部。三島由紀夫在信中說難以想像有迪士尼這麼好玩的地方,書迷看到,該會是十分 愕然吧。對了,還有這種八卦的材料。人死後自然沒私隱可言。

一如其名,繼上集談重讀,這書不談讀書,而是談不再讀書。一個老作家,一腳已踏進棺材,對再寫什麽已沒什麼衝勁,又不想不寫。懸在半空,讀書反而不重要了。燒掉一本本藏品,大概代表忘記看過的書吧。

多年以來一直認為,要理解大師,不得不看完所有那人看過的書。最近開始懷疑。不是因為根本不可能追上西方人自小受的古典訓練,而是那一批名著根本不在我的生活的任何角落。強行要看不過是把字看完,沒有意思。

但 不能把這話說得太滿,否則會令所謂的生活這個圈一成不變。在諸多限制之下,不得不採取非常手段。其中一種使用作品的方法,或許就是把字看完的同時不理 任何背景地將接收到的內容和閱讀時的聯想組織起來。作者已死。我們閱讀,可以是純粹閱讀書這個硬件,不必將寫成這本書背後的人事以致整個時代背景牽扯進 來。反正思想的重點不在過程,而在結果。而沒有結果是沒意義的。

p.s.
描畫晚境頹唐的佳作不少,如Wild Strawberries,山之音,秋刀魚之味。

2010-10-26

純屬散亂的牢騷

我的朋友當中, 有極度大男人的, 也有權威主義的 (真嚴重的指控. 在說誰呢?). 聽著他們的言論, 個人不感憤怒, 而是心寒. 因為由此便切實看到這些"落後"的思想如何陰魂不散.

同樣的感覺,今天更是令人心灰。孔聖人云,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一旦認定一批人是你要”“教化的對象時,悲劇就發生了。

沒錯我是說教師不應談任何帶個人色彩的價值觀。這就否定了最有理想的一批教師最想做到的,教之以自己的人生態度。因為未有足夠自信和思維能力的學生會因教者教師的身份而影響對接收到的內容的判斷。

不這樣做,絲毫不損教職的莊嚴(如有)。如能靜靜地觀察學生的成長,在他們尋求協助的時候間接提點一下,而非直接提供答案,豈不是更高的一回事?

反之,不明白自己說出來的話有多大的影響力而只爲一空泛目標把自己想說的話話說出來,是徹底的自私。

那 麼說我是對人的自省能力不抱任何希望,認為如一張白紙的學生一旦接受了某一套價值觀,如在其後的人生中沒什麼巨變,便不會改變吧。的確,思考並非解決一切 問題的萬靈藥,但假若世人皆有一定的自省能力,現世大多數衝突都不可能發生。我知道對此不以為然的人憑什麽能夠相信人群的理智。

最近覺得人的封閉僵化和欠缺想像力極度可厭。說到底這不是任何個人的錯,而是社會缺乏彈性的結果。過了今天,更感絕望。因為真的有一部機器,有系統地磨蝕年輕人的銳利,而這部機器還覺得自己在做有意義的事。

最後的問題。啓蒙,即開始自行作價值判斷又是怎樣催生?教授獨立思考是否第一大笑話?五年前 (comment 為重點,每次翻看這頁都不禁概歎年輕真好。)我沒有頭緒,到今天仍未有答案。

2010-10-22


坂田栄寿 1920 - 2010
六十四
冠,第二十三世本因坊
趙治勳:我覺得頭銜王坂田榮男和我一樣,是幸運的成功者。也許是過於幸運的棋手、不過幸運這東西也要準確地、貪婪地去捕捉。不在乎外表,而是竭盡全力去爭取,作為狼似的賭徒,像坂田老師這樣充滿魄力的棋手不是很少見嗎?

2010-10-01

Siddhartha - Hermann Hesse

In views of outsiders, he always lives a perfect life, no matter which form of life. But he is not satisfied, until he experienced everything transcendental and earthly, crisis after crisis, on his own.

Both Siddhartha and Zarathustra returned to the earth. Siddhartha found it dynamical, but stationary as a whole; while Zarathustra required it changes. Zarathustra viewed all these with hatred, while Siddhartha loved them. But both of them are still on their own, forever.

(a bit surprised to see a "western" author giving such an Oriental work)

Works on related/similar themes
Journey to the East - Hermann Hesse
東方之旅
The Dharma Buns - Jack Kerouac
達摩流浪者
The Witch of Portobello - Paulo Coelho
波特貝羅女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