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6

Isaac Asimov 艾西莫夫

已經有太多人介紹艾西莫夫其人其事, 因此也不必多言. 只有兩點非常值得留意:

) 艾西莫夫堅持科幻創作必須忠於科學事實. 對某些人來說, 這種執著可謂無聊, 反正故事可以發生在另一個物理定律有別的宇宙. 不過對於研究科學出身的艾西莫夫來說, 科幻作為探究"可能"的嘗試, 也應在"合理的可能"之下進行. 因此當小說再版時, 若書中的科學理論已被淘汰, 艾西莫夫會另外在後記註明, 並請讀者即管欣賞故事的邏輯便好了.

) 決定故事題材的方式, 是隨手揭開一頁書, 看其中的插圖畫了甚麼, 就寫甚麼. 這種隨機性令艾西莫夫的作品多變, 更重要地令此人異常博學(按杜威分類法, 據說每一類別均有其著作).

以上的"原則性"問題只是引子. 談作者, 重點當然在其著作.

銀河系列: 雜誌羅馬軍隊插圖羅馬帝國衰亡史銀河帝國衰亡史
一生最重要的著作, 無意中就這樣決定了.

(
按故事時序, 可能有誤) (中譯本已全部出版, 書名的翻譯非常直接, 因此不用列出了)
Robot: The Cave of Steel; The Naked Sun; The Robots of Dawn; Robots and Empire

Empire: The Stars, Like Dust; The Currents of Space; The Pebble in Space

Foundation: Prelude to Foundation; Forward the Foundation; (prequels)
                    Foundation; Foundation and Empire; Second Foundation; (main dish)
                    Foundation's Edge;Foundation and Earth (sequels)

銀河系列自然是令艾西莫夫永垂不朽的巨著. 在此系列中, 艾西莫夫奠定機械人及星際帝國這兩大科幻小說的基石. 星際帝國的影響就不用說了. 自此以後, 甚麼Star Wars 銀河英雄傳說 Hitchhiker's Guide to Galaxy 高達......能夠上太空的作品中沒哪本沒有星際聯盟的. 書中某些部份可以說是"轉譯"羅馬的歷史. 當中透過引述"銀河百科全書"解釋帝國的治亂興亡, 而作者又能巧妙地將說教融入故事情節之中. 撇開虛構的背景, 可說是通俗的社會, 歷史讀物.

而對機械人的探索則更了不起. 有了機械人三定律, 機械人不再單純是電影中有趣的時髦玩具, 而是在嚴格數學規則控制下的助手. 艾西莫夫再從寵物對人類察言觀色一事中想出巧妙指揮機械人的技術.

艾西莫夫筆下的機械人及星際帝國, 是經過"educated guess"的結果. 雖然幾乎可以肯定這必定遠離將會實現的機械人及星際帝國, 至少能看出當中的"理路". 反觀更多的"幻想"作品, 純以特別的世界觀為背景, 空有機械人及星際帝國, 卻不過演出一般的無線劇, 自是大為遜色.

不過單就故事來說, 銀河系列並非艾西莫夫最出色的作品. 銀河系列的故事多少都按以下程序開展: 引子發現危機將近成功之際卻一下子無力回天極度出符意料的結局. 而且往往跳躍地講述事件. 其中劇情主要透過對話而非行動開展, 與另一擅寫氣氛卻無情節的作家古龍相似. 這樣避重就輕, 省卻繁瑣的情節固然高妙. 但太常使用也會令人感到不耐或掃興. 用得不好的時候就與荷李活爛片無異.

個人認為艾西莫夫的代表作為"The End of Eternity""Nightfall (夜幕低垂)". 前者的奇想就像一般科幻作品那樣, 實在太奇怪; 後者則在一個大家看似熟悉的世界發生, 卻事事與常識不乎. 當中不涉甚麼外星人, 心靈控制, 星際戰爭等稀奇古怪的題材; 而只是日常的細微末節, 非死到臨頭也察覺不了. (說了這麼多, 就是希望大家看啦).

No comments: